危机面前中小民营钢企出路何在?

2008-8-14 15: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杨世新 实习记者 赵玉波
    编者按:民营钢铁企业占据我国钢铁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发展的质量关乎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就像一句台词中说的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中小民营钢企如何摆脱困境,寻求发展,这不仅是他们面对的问题,更是我国的钢铁行业面对的问题。
    作为钢铁企业生存命脉的铁矿石和焦炭价格等原燃材料,去年就有上涨的迹象,今年则大幅攀升,对于大型钢铁集团来说,有国家政策优先考虑和雄厚的实力做支持,这些大型钢企正在加快改革和重组的步伐,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积极地应对这个 “冬天”;而对于中小钢铁企业来说,成本的现实压力正在逼近着他们。那么,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应该如何解危脱困,近日,本报记者走近他们,对他们的艰难处境以及应对举措进行了调查——
    困境篇:我们要学 “猪坚强”
    “现在的生存处境实在太难了,去年就感觉到了压力,尤其是今年,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得学 ‘猪坚强’了,看谁能挺过这个 ‘严冬’。”面对《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一位钢企负责人苦笑着说。
    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主任任清中感叹地说,一些国有钢企拥有自己的铁矿石和焦炭,他们可以不为原燃材料发愁,我们就不一样,原燃材料全靠采购。 “现在,我们在中板和带钢生产上还有一点利润。如果明年成本继续上涨的话,那我们只能等死了。”另外,我们企业内部通过节能减排和强化管理来减少成本。在采购原燃材料上,因为话语权处于劣势,我们显得身单力薄,我们正考虑几家民营钢铁企业在采购方面联合起来,这样在以后的原燃材料谈判中,就可以处于主动权。
    唐山春林实业企业管理处张处长无奈地告诉 《现代物流报》记者,现在他们钢铁企业生存很困难啊!从去年原燃材料上涨后,逐渐感觉到了生产压力。他们拥有自己的焦化厂,大部分都自己消化了,只有一部分靠进口。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节能减排上,把210米的小高炉给拆了。另外,投入一部分资金改进了除尘设备,同时地面堆放也改进了。要是国家有政策支持,那我们日子会好过一些。
    随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河北文丰钢铁和唐山春林实业所面临的困境,只是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一个缩影,而更多的小型钢铁企业都在突然攀升的高成本压力下生活得并不轻松。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在接受调查的1200家企业中,认为流动资金充足的占 18.37%,一般的占42.84%,偏紧的占38.79%。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79.58点,分别低于去年同期和上期7.44点、7.53点,处于明显不景气区间。
    对策篇:沿海转移延长产业链
    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内地的企业劣势自然显露无遗。邢台德龙钢铁集团一位负责人说,去年原材料上升的时候,我们就把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沿海地区。今年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在那边,并大规模建厂。 “这几年好多钢企向沿海转移,比如首钢等。现代德龙的朱主任介绍,现代这里正在紧张的施工阶段,到10月份基本就能投产使用。
    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多家民营钢铁企业都有向沿海转移的迹象,只是苦于资金短缺的原因。另悉,邯郸纵横钢铁投资的沧州中铁装备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已在黄骅港开工建设。这是他们在缔结产业链进军制造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一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沿海地区对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良的港口不仅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这些沿海地区还有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资源,这些对于能耗大户钢铁行业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钢铁向沿海转移是大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其实早在2005年7月出台的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就已对此作了明确阐述: “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可见,钢铁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既是政策规划又是市场经济下优化配置的正确选择。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大建也表示,河北钢铁工业发展目标是钢铁产能要向沿海转移,这已经在河北钢铁行业的发展框架之内,并且主要是面向唐山地区和沧州地区的沿海发展。
    希望篇:中小钢企的救命稻草
    8月5日,今年一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现松动的迹象。
    人民银行已同意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鉴于小企业融资的主力银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机构,本次调增采用 “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下半年将可以新增投放2000亿元左右。相关分析人士表示, “区别对待”政策反应了央行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
    中国工商银行有关人士表示,新增信贷额度并确定投放方向,对小企业来说是个福音,对银行来说也是好事,能保证有更多资金贷给小企业。
    “真的?国家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了,这事我还不知道。”河北文丰钢铁任主任用怀疑的语气对记者说。记者在询问多位钢企负责人对此事是否知情,他们都说不知道。当记者以肯定的语气告诉他们时,他们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很多,并因此显出极大的兴趣。
    “要是真像你所说,那我们就可以喘口气了。”一位负责人说。说完,又向记者索要相关的文字信息。
    有数据显示,自从年初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以来,商业银行放贷按季调控,资金本已紧张的小企业首当其冲。此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信息显示,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据地方金融机构人士透露,7月曾有数十家地方金融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调升信贷规模,以缓解当地小企业融资难困境。该项申请在7月末获得批复,信贷规模调升以再贷款、再贴现及削减上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出现。
    对于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的消息,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这对中小钢铁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从目前的现状看,河北民营钢企大多现在已经很困难了,又要面对大型钢企的价格竞争和原燃材料上升的压力,在技术改造、管理改造和产业调整等方面他们最需要充足的货币资金支持。国家在这个时候松动货币政策,可以说是天降甘霖。
    另有钢铁行业人士分析,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现在开始松动,只是解决了他们的一时之困。 “如果把国家的货币政策当作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那就等于给自己判了缓刑。民营钢铁企业不能只靠外部环境解决困难,而应该积极地实施自救。”这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