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粮食物流的调查与思考

2008-7-7 13: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是建立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亳州市大力开展粮食散装散运,在物流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亳州市粮食物流建设现状

  亳州市是皖西北农业大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粮食播种面积900万亩,粮食产量360万吨,粮食商品率达60%,粮食流向:一是境内及周边面粉、饲料加工企业就地加工转化,约占50-60%;二是外销江、浙、沪等沿海地区粮食加工企业,约占40-50%。亳州市交通便捷,京九、徐阜铁路以及商阜高速、南洛高速、105国道、311国道、307省道穿境而过;涡河、茨淮新河航运可直达上海、杭州,长期以来,粮食运输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格局。近几年来,亳州市各级粮食部门大力推广公路、水路粮食散装散运,物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1.公路散装散运。根据市场需求,在市粮食局的支持下,亳州市军供站购买36吨散装散运车2辆,为本市及周边龙头加工企业运输原粮,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现已带动谯城区及涡阳县部分企业及个体购买改装散装散运车辆在本地短途运输,目前已达30多辆,车辆吨位以10-20吨为主,目前全市年散运散装粮食约在20-30万吨。

  2.水路散运。主要是蒙城和利辛分别利用涡河和茨淮新河外销粮食。蒙城县国家粮食储备库购买改造800吨散装船只2艘,维修吨位1600吨码头1座,较好地带动了全县水路散运的发展,目前全县外销小麦中每年约有20多万吨的粮食采取散运方式,约占总销量的60-70%。利辛县茨淮新河沿岸粮食企业近年来维修新建码头6个,通过散运方式每年外销粮食可达10万吨左右。

  二、对亳州市粮食物流建设现状的思考

  (一)大力发展散装散运优点多多我市粮食物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是提供散装散运服务。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散装散运较传统运输方式有以下优点:

  1.节约费用。传统运输方式需要装包、缝包、标包、倒包、拆包等多道工序,环节多,费用高,而散装散运不仅减少了这些工序,节约费用,并且可以降低包装材料费用。据测算,散装运输较传统运输方式可节约费用达16元/吨以上。

  2.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散装方式装满车(36吨)仅需1.5小时,而传统运输方式装运同样数量小麦约需4小时,工效可提高167%;卸车时若设施配套,卸完一车小麦仅需15分钟,效率较传统卸运更是大大提高。

  3.降低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性。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缺少青壮劳力。散装运输减少了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非常适合当前农村形势。

  4.减少了粮食损耗。散装运输装卸环节少,机械操作,密闭运输,可以有效避免原粮抛洒,降低损耗。

  5.延长粮食企业有效收购半径。基层粮食企业收购半径一般为10--20公里,而开展散装散运车可使粮食企业有效收购半径延深至60公里左右,在市场收购主体多元化、粮源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粮食企业发展散装散运可以提高企业对粮源的掌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当前粮食物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最大效率。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向我们揭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这个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市军供站购买的物流车有12个卸粮孔,全部使用时卸粮速度十分快捷,15分钟即可卸粮36吨。但由于目前我市除少数面粉加工龙头企业(如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外,多数企业都没有与散装散运车辆相配套的卸粮坑,只能单孔卸粮,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车辆卸粮效率,也直接影响了散装散运车辆的运营效益。

  2.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多数是从粮食行业不同岗位转移出去的职工,缺乏物流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少致使运营人员物流意识淡薄,经营理念落后,经营前景不容乐观。

  3.缺少公共信息交换平台,物流信息闭塞。企业多数采取传统经营方式,企业之间缺少信息交流沟通机制,信息不畅,给物流企业运营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是散装散运车辆多是单程运输,空载率高;二是无序流动多,各自为战;三是无统一营运标准,极易出现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共同发展。

  三、关于加强物流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发展粮食物流建设有助于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举措,在资金、税收以及营运管理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为企业经营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以推动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快速发展。

  (二)加强物流规划建设发展粮食物流的主体是企业,但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极易使物流建设出现不均衡,不合理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粮食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及早制定物流规划,按照资源配置,科学引导企业开展物流建设,避免物流设施重复建造,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物流人才是发展现代物流建设的关键因素,企业要通过加强对现有物流人员的知识培训,以及有计划的培养、引进物流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强化企业人员物流意识,提高物流人员业务素质,从而使企业经营者能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使物流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企业。

  (四)要加快构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粮食物流建设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地域、不同环节的各类信息有效联结起来,使物流企业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五)要加强物流一体化建设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应是包含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体。而目前的物流建设多数仍停留在简单的运输、装卸环节。因此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就要加强引导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提升物流企业组织程度,使物流企业向综合服务型发展。

  (六)要加大物流建设的科研力度目前,使用的物流车辆大部分是通过改装农用车或其他车辆而成,存在一定隐患。企业应加强同科研院校的合作,增加技改投入,加快技术功关力度,尽快研制出适合当前流通形势的专业物流车辆和物流机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