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盛宴后的钢铁业走势猜想

2008-7-29 18: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志军 实习记者任世杰
    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奥运经济备受关注。
    从2001年北京取得奥运会主办权后,在奥运契机的带动下,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到生产快速发展的轨道,生产及出口连续创历史新高。展望后奥运时代的中国钢铁业,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
    不容否认的铁律是,供给关系始终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制约点。钢铁业的发展除了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外,其下游产业的发展也不容忽视。
    房地产波动。“像深圳这样大城市的房价已经降了四成,再等等吧。”家住石家庄的张先生表示出对购房观望的态度。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分析师蒋璆分析:“市场价格仍有下探的风险。”
    建筑用钢铁的数量,在钢铁下游产业中的需求比例占到将近50%,加之2008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下滑,带动了基础建筑、工程机械制造、水泥等相关联动行业的需求减少。在联动效应下,钢铁需求量不得不随之降低。
    历史资料显示,1993年悉尼在取得申办2000年奥运会成功以后,引发了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蜂拥而来的投资者把房价不断推高,房价每年递增10%以上,在随后七八年的时间里,城市房价翻了一番。2000年奥运会之后,悉尼的房价还在上涨,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底。北京会如何呢,钢铁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汽车业迷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汽车整车销售量为84.46万辆,比上个月下降2%,比去年同期下降15%。
    石家庄市裕华东路某汽车贸易公司的黄经理一脸愁容地向本报记者介绍:“每个周末都是客流量最多的时候,可是最近来几个周末看车的没几个。”记者环顾四周,几百平方米的大厅里只有四五个客人在看车,几个销售人员聚在一起闲聊着。
    尽管国内汽车销售情况遭遇了“寒冬”,但是我国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量。据世华财讯消息,2008年1~6月份,郑州市宇通客车、少林汽车、郑州日产三家企业共出口汽车整车367批、2,636辆、出口额1.01亿美元,分别较2007年同期增长110.9%、8.9%、63.5%。河北某长安汽车销售部人员预测,由于不断开发的国外市场存在大量需求,将来汽车的出口将不会缩减。(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综合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汽车的总体销量成平稳势态,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汽车行业对钢铁的需求在将来也不会有大幅的提升。
    制造业影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6月份采购经济调查指数平均是58.2%,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1.9%,比2007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9%。2008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为52,成为最近两年的最低点,逼近经济衰退临界点50。此数值反映了出口订单的大幅回落。
    作为中国钢材消费的重要下游产业,制造业不理想的发展趋势,暗示着下半年制造业钢材消费形势并不乐观。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在全球经济影响下,今后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已经成为定局。国内外经济的减速,中国最终消费品的需求总量减弱,进而影响了钢材的需求总量。
    奥运后畅想。钢铁业的发展,应放在中国甚至是世界经济大环境下考虑。
    从国内来说,奥运的建设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太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内的基础建设还不完善,长期的经济建设需求需要大量的钢铁。
    相关研究表明,奥运主办城市在本国经济中的地位是决定奥运后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家认为,奥运主办城市GDP占主办国10%以上,后奥运经济影响将十分明显,而北京的GDP占不到全国的4%。即使奥运之后北京经济出现下跌,钢材需求减弱,也不会影响整个中国钢铁的发展。北京奥运经济规模,还不能影响中国经济走向。
    目前,中国政府业已采取经济降温与防止通胀的坚定举措,此举将有效地避免整体经济出现波动。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钢铁业的发展,还要看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奥运之后的表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