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紧货币政策应松绑
2008-7-29 18: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轮通胀类型属于输入型通涨,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造成国际物价迅猛增长,致使国内成本价格迅速高升,CPI数据屡屡高企,4月份CPI同比上涨8.5%。我国又是制造大国,需要大量原材料和能源,于是形成输入通胀。
□ 上海房地产经纪协会副会长、春之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大鸣
汶川地震后我国的从紧货币政策何去何从,是当前一个值得思索的经济问题。地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影响还是不小的,国家财政已经拨款700亿救灾资金,还会继续拨款,这次的损失至少要1000亿以上。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中国既要抗震救灾,同时还要抓紧发展经济,两者兼备。
国际粮食、原油价格连续上涨,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上涨到每桶135美元,直接冲击了中国炼油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市场人士指出,过低能源价格对出口大国中国来说,等于变相补贴世界。便宜得惊人的油价吸引了香港乃至世界运输企业到中国大陆加油。甚至一些国外飞机也在中国境内加满了油才走。国家财政不断在补贴中石油,而中石油的股价大幅滑坡,让广大股民在买单。再说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用在公共支出,并不是补贴某些企业。抑制油价是在为中产阶级与企事业单位在造福,对于广大民众没有带来利好。
据预计原油价格在未来会涨到每桶160美元。造成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根源一方面在于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和基础动力能源,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展开激烈竞争的结果;更在于美国放任美元持续走软的政策造成的,美元贬值,制造的流动性过剩的泡沫漂洋过海,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输入型的流动性泛滥。
中国从去年四季度实行了从紧货币政策以来,在经济上没有看到什么好处,因为本轮通胀类型属于输入型通涨,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造成国际物价迅猛增长,特别是原材料、石油、粮食价格涨价过猛,致使国内成本价格迅速高升,CPI数据屡屡高企,4月份CPI同比上涨8.5%。我国又是制造大国,需要大量原材料和能源,于是形成输入通胀。为了防止经济增长过快和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管理层适当的采取的从紧货币政策,也是必要的。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过渡行政干涉而不与市场接轨,更不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接。一味的依靠货币政策,结果是中国的金融、经济发展会适得其反。不少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适当的通胀未必是坏事。
由于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很大,银行必须给予信贷支持。银监会针对借款、银行卡透支款的处理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家银行减轻灾区群众债务负担。据悉,如果借款人已无法偿还欠款,银行将作为呆账予以核销,原则上不再追究。这样来看,在信贷总盘还是在目前存量的前提下,既要确保灾后重建的实施,信贷额度总额就会不够,在银贷总额本不宽松的局面下,对于许多行业如房地产会造成更大的资金挤压,过渡的挤压随之的经济风险急剧加大。
中银国际的一份评估报告称,受汶川大地震影响,整个银行业净损失在50~130亿元人民币,今年银行业利润率将下滑0.7%~1.8%。银行都是上市企业,贷款核销必然会导致利润的下滑,影响到股东收益。
国家对于从紧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手段无外乎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控制信贷发放。然而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历史最高点16%,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当然还有不少新开辟的理财产品。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是左右贷款发放基数的重要变量,如果商业银行的贷存比本来就处于一个高位水平,此时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那么对商业银行放贷总额处于尴尬的局面,银行会造成无钱可放,更影响了银行的收益。
由于美元贬值,造成了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倒闭,珠三角地区成批企业不断倒闭,劳动力就业发生困惑,我国又是制造大国,需要大量原材料和能源,造成成本上扬,企业无力经营。而且这种势头还在蔓延,区域辐射范围还在扩大。
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经济理论来行事,其中错综复杂,中央与地方,央企与民企,垄断与竞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行政垄断与市场竞争都会产生矛盾。
对此管理层可以考虑在当今经济形势下,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在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补救措施是提高工资,扩大福利,减轻税收等,让老百姓的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保持良好态势。实际上,增加了财政支出和减少了税收,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控制力受到了制约,因为这些支付转移最终还是用来消费,而不少股民把资金投入股市,而国有资产在股市货币化,还是没有消弱控制力。
当然,当前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而且绞缠在一起。通胀、升值、流动性过剩、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给各个行业的产业造成的资金面的压力,无疑会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不过,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这么久以来,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又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因为从近期看到的股市下挫、楼市低迷、出口困难和一些产业的企业面临的资金面断裂的风险的现状来看,是造成了一些背离政策初衷的后果,同时,通胀的势头似乎没有遏制住。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来就是遏制通胀的、遏制流动性过剩的,现在看来,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松绑从紧货币政策,让银行有自己的自主权,放宽银贷,让更多的企业资金链不至于过紧,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经营活力,不应采取过度行政干预、使经济大幅减速的方式来应对通胀,企业有了活力,也同时拉动了内需,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也会获得更多的税收。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