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通胀压力仍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力

2008-7-21 14: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周,把脉中国经济整体态势的各种数据相继出炉。先是周一,中国人民银行按惯例公布了上半年金融数据,紧接着周四,国家统计局就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5万亿元,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181亿元,增长12.3%,回落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861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38989亿元,比年初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上半年,货币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4亿元。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较5月份回落了0.6个百分点。不过,1至6月CPI总体上仍大幅上扬7.9%,远高于年初设定的目标值4.8%。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8%,增速高于5月份的8.3%;上半年的整体涨幅达到7.6%,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
  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从CPI和PPI数据来看,6月份CPI增速有了明显回落,表明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CPI仍然处于高位,说明通胀压力未减。与此同时,在国际油价持续飙升的推动下,国内PPI增速呈加速上扬态势,“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有增无减。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与何帆近日发表的最新报告预测,PPI在下半年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并有可能传导至CPI,导致通胀压力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央行的金融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金融运行总体平稳。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虽比5月末低0.7个百分点,但相比一季度,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仍是反弹的。这一代表市场流动性的数据显示出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而过多的流动性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显然,未来调控压力依然不轻。
  “关于未来通胀的趋势,总的来看,还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分析认为,首先,国际因素对我国影响非常大,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可以说是普遍上涨,CPI都在冲高,有些达到了十几年来的较高水平。其次,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对CPI也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灾后重建形成对建材的需求,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通货膨胀预期还比较强。虽然近两个月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回落,社会公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比前一段较为稳定,但在国外价格上涨较快的形势下,社会公众容易产生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再者就是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初步测算,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各种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胀压力犹在,如何抑制将是下半年的调控重点。日前,温家宝总理在江苏、上海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曾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重点要抓好的工作之一,就是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
  我们看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至今已显成效。这显然是央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正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力度,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结果。
  目前,许多专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即中国正经历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应保持连续性。
  专家指出,想方设法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必须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前货币政策仍要立足于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要为防止全面通胀提供一个偏紧的总需求约束环境,促进物价稳定。
  主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前不久在山东调研时也强调,面对当前国内外不利因素增多的新情况,要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落实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也明确表示,下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进行大的调整,更多会采取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压的方式,同时,会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透露,宏观调控不一定会马上放松,因为物价还处于高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作大的改变,不过,财政政策或许会稍微宽松一点。
  年初,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时间过半,下半年抑制通货膨胀仍然被放在了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因此,这需要宏观调控部门进一步共同协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