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西进 重庆彰显优势

2008-7-18 16: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实习记者 李娜
    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记者注意到了两个鲜明的口号 “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 “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重庆喊出如此口号,凭借的是其显著的地理优势和近年来的发展形势。鉴于此,重庆从年初就开始提出的 “打造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的口号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根据党中央对重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定位,重庆将成为中国西部物资集散地,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内陆保税港区,这样才能吸引西部地区的物资在重庆集中。在2008年的 “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接见重庆代表团时,提到中央支持重庆设立内陆保税港区,因此重庆建立保税港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居天时之际
    11年前,重庆正式挂牌成为直辖市。重庆直辖3年后,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至此,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开发和西部大开发构成了我国 “H”型现代化建设格局,重庆直辖市成为三大开发战略协调融合的交汇点和支撑点。11年后,重庆这座担当起西部大开发 “龙头”城市的目标仍是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不同的是多了打造西部物流基地这一重心。
    从三峡大坝到西部大开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物流这十余年的发展历经变迁。近日,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孙甚林向外界透露,中央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可能在奥运会后出台。这些优惠政策估计有12项,其中涉及到物流方面,指出争取国家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
    在今年的博鳌现代物流与自由港国际论坛上,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何力就直接指出,目前国家对保税港区的审批适度放开,但审批依然很严格。因此要成为保税港区,关键在于是否为规划枢纽港、保税物流现有规模、港口服务经济腹地、港口水深等基础条件、后方土地资源等因素。这似乎又给重庆申请保税港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千呼万唤始出来”,重庆去年终于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截至记者发稿,重庆申请保税港区仍处于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尚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复。重庆本着谋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部第一大港,服务于国家 “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着大好的交通枢纽优势,对观者而言,已算得上是 “建设保税港区”的一盘好棋。
占地利之机
    李白曾有诗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明显指出,重庆依托着长江三峡黄金水道这个显著的地理优势,可以大大缩减两地之间来回时间间隔。
    如今的重庆虽已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就更应该意识到 “地利之机”的必要。
    事实上,重庆90%以上的进出口外贸物资通过水路运输完成。重庆市交委副主任何升平表示,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的优势。现在以重庆港为圆心,重庆至宜昌600多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这100万平方公里基本是重庆港的辐射范围,重庆已初步形成西部最大的物流枢纽。
    到2010年,重庆市将建成以长江、嘉陵江、乌江 “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主城、万州、涪陵“三枢纽”港区为中心,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5亿吨,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2020年实现水运现代化。
    在今年 “两会”中向中央提出“打造重庆保税港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表示,重庆已经具备了设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必要条件。重庆是西南地区惟一出海口,依托长江聚集云、贵、川、陕、湘、鄂等周边6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贸易辐射到周边2.5亿人口的广大区域。重庆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水、陆、空综合交通优势明显。
    对地理优势最有发言权的交通专家纷纷表示,重庆虽地处内陆,但其依托内河港。从国家整个版块的路网上看,它处于东西南北的 “交叉”点上,属于连接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的地区的 “枢纽”地带。有业内专家对重庆的物流地位作出定位:从整个亚洲范围审视,中国西部地区处在日本、中国东部沿海和印度之间,具有特殊的枢纽地位,而重庆恰好是中国西部的中心。保税港区进入重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谋人和商机
    国家保税港区在继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之后,重庆寸滩港能否成为全国第八个、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依托的是把握时机而抓住的机遇,地利讲究的是便利而高效的交通枢纽优势,而人和则体现为重庆这座城市以魅力和能力来吸引企业进驻和投资。
    重庆这个被寓为 “西部开发的投资乐土”的城市,近几年已俨然成为物流企业争霸的重要基地。早在2006年,全球最大的物流配送设施发展商普洛斯投资近5亿元,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重庆物流园;2007年,世界500强马士基集团与重庆港务集团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书。这被业内人士看成马士基开始分割重庆保税港区之寸滩港 “利益版图”。
    在2008中国重庆全球采购会上,招商局集团提出将投资约10亿元,在重庆市打造西南地区物流基地。香港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表示,之所以在重庆建物流基地,是瞄准了重庆在西部的战略区位优势:重庆处在长江上游,在制造业方面优势明显,交通发达。
    进入6月,一份 《海关总署、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海关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无疑是海关总署将对支持重庆设立重庆保税港区的直接表态。其中海关总署表示,将指导重庆保税港区的前期规划、报批等业务工作,在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提出支持的倾向性意见。
    根据合作备忘录,海关总署将支持并帮助重庆市人民政府组建长江上游航运交易所。引导和推动西部地区企业适用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模式,推动重庆周边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有关进出境口岸海关与重庆海关开展区域通关合作。
    据了解,重庆保税港区初步规划选址在寸滩港地块和机场北部地块,总规划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目前,重庆市已启动寸滩港2期工程建设,到2011年全部建成后,将拥有港区和物流园区各1平方公里,年吞吐能力为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汽车达30万辆。
    重庆保税港区 (其受益范围将是一个覆盖以重庆为圆心、500公里半径、近8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区域)一旦通过审批,物流企业 “西进”将是大势所趋。物流企业大都看好保税港区的政策,相信它将使得整个西部地区受益。就如同重庆市外经贸委人士所言,设立重庆保税港区,重庆港将成为长江最大的枢纽港、最大的内陆保税港、西南最大的物流基地,同时拥有西部最大的货运吞吐量和内陆最便宜的货物运输费用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