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奥运改变了的钢铁物流业

2008-7-16 12: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原有物流通道遭遇重重阻碍,董晓冰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但实施新的流程又一次次面临成本挑战,众多像他一样的中小钢材流通企业将何去何从?
歇业记
□ 本报记者王亚彬实习记者 焦健
    “现在连货车也找不到了,而以前这时候光几千吨位的货车就需要不下十几辆。”因为奥运限行,北京隆庆泰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晓冰焦头烂额。
    已经从事了十多年钢材贸易的他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货物周转困难大得超乎想象。”他的货源主要来自津唐地区,客户在北京及周边地区。
    从7月1日起,北京开始限制外来车辆进京,20天后,这座城市还将实施单双号交通管制。一切为了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这样的日子从7月1日起将一直持续到9月20日。
    董晓冰掐指一算 “干着不如闲着,关门算了”。
    因为7月以来,董晓冰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原有物流流程正在遭遇挑战。
    他的公司与几十家客户有着长期合作,但现在要想确保这些客户的需要,对他来说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进京的车都很难找,北京六环以内禁行黄标车和大货车。”董晓冰看上去十分着急,但却没有办法。因为从7月1日起,国家规定只有“绿标车”货车才能进京,但也是在晚上零点至早上六点才能进入北京六环以内的地区。
    所谓的“绿标车”指尾气排放达到欧洲Ⅰ号或Ⅱ号标准国家环保部门统一发给绿色标志的车辆。
    这种“特殊通行证”可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搞到的。北京市面上跑的大部分都是国产的柴油卡车,达不到这种标准。“这种特殊通行证,不好弄,可能是首钢的物流车队有。”董晓冰猜测。
    供不应求导致运价涨了1倍,增加了30元/吨。
    因为运费的上涨,董晓冰丢失了许多客户,他从7月1日起就不得不大大削减租车运输货物的次数,“把重点客户的货送过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他还是想尽办法希望能留住一些主要的、重要的客户。“改用火车运输,运费没有涨。但车皮不好搞到,同时也不能保证送货上门了。”
    而更让董晓冰担心的是:随着交通管制的进一步实施,运输成本还可能进一步上升。
    以前从唐山进货的车走京沈高速,现在改走国道了。“运输成本增加了近一倍。现在一吨货需要80元。车辆装货也减少,查得严了,不敢超载。”
    同样做钢材生意的宋老板说,他提前已经囤了点儿货,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这似乎是种可行的办法。
    但董晓冰对此不解,北京的钢贸商囤货不会太多,“囤三个月的货,占用这么多的钱,提前进行囤钢是不可能的。”而且,北京市场用钢的地方都停了,也没太大需求。
    不过董晓冰倒是发现北京的一些钢贸商已经提前将库存设在了六环以外或周边地区。“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他们的做法是在北京周边选择一个仓库囤积进京钢材,再租用“绿标车”转送过去,或提前将货物转到这样的仓库中,进行分拣加工后,再配送到客户那里。
    董晓冰之前还专门打听了租用仓库的价格:在廊坊找一个仓库,存放费用每天将近1元/立方,这并不是全部费用,即使有“绿标车”周转,一次进出仓库的费用就高达30元/立方米,还不包括运费。
    在成本面前,董晓冰最终选择了放弃。
    奥运对他来说是残酷的,他曾多次对记者说要停业,但仍心有不甘,时不时想起什么来了,就忙给客户打个电话。
    “对限行这一政策内心有些矛盾,我觉得有些过分,但是也能够理解,毕竟奥运是国家大事嘛。”董晓冰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