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寻求新模式开放型经济大转型

2008-6-9 11: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开放宁波”系列报道(二)本报记者 王彧 任建华 杨益波

  “不做生意不赚钱,生意做大了也难赚钱。”这是眼下宁波一些外贸企业对出口的看法。在他们的外贸经历中,宁波的出口形势从未如此严峻过,甚至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也感受到很大的生存压力。

  去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宁波市外贸出口遭遇了近年少有的困难,外经贸发展模式亟须转型。

  “围绕发展模式转变和向开放强市转变,宁波正积极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机制,营造发展新环境,拓展开放型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加快"调整、转变、优化、提升"步伐。”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俞丹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宁波开放型经济的观念、战略和政策都迫切需要调整。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好字当头,以质取胜,应是宁波开放型经济的新标杆。”俞丹桦说。

  宁波是典型的“外向带动,开放兴城”的城市。长期以来,宁波外贸出口一直是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占贸易总量的比重近80%。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那些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商品已难以为继。靠出口一条腿走路也已难以坚持,调整贸易结构已经成为必然。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如何协调发展成为宁波面临的课题。

  在新一轮开放中,“外向带动,开放兴城”仍然是宁波的基本战略。为此,宁波市提出,加快出口主体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转变、从发挥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优势转变,促进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从外源性转到内生性上来。

  宁波对外贸易结构去年已经开始优化。2007年,宁波进出口总额达565亿美元,其中出口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进口增速首次超过出口增速,并且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大幅领先于出口增速。

  今年1月-4月,宁波保持了进口增速高于出口的态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5.28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出口139.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1%;进口75.8亿美元,同比增长37.1%。4月份进出口6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出口4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进口24.34亿美元,同比增长46.6%。

  宁波提出“进出互动”,扩大进口贸易。据俞丹桦介绍,首先要优化进口市场格局,加强多元化市场开拓,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渠道多元的市场分布格局。其次是政府加强对进口贸易的推动。去年,宁波开展“进口贸易启蒙行动”,政府对外贸企业进行了大量引导,促进更多企业开展进口贸易。鼓励企业进口新设备、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充分发挥宁波大口岸的优势,增强进口贸易的带动和溢出效应。

  同时,宁波正在推动服务贸易起步。在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和总量超过货物贸易的情况下,宁波提出“货服并举”,将推动服务贸易与扩大第三产业开放有机结合,在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信息、设计咨询等产业将给予重点支持,逐步建立起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据悉,服务外包目前正成为发展服务贸易的突破口。

  引进外资“求质不求量”

  利用外资是宁波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宁波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1914个,投资总额629亿美元。令人惊奇的是,宁波是今年沿海开放城市主动调低引进外资考核指标的城市,而增加了一系列质量指标,这标志着宁波外资工作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据俞丹桦介绍,目前,宁波市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是:服务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并购投资较为活跃,项目规模逐步扩大,并购投资逐步成为宁波市吸引外资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另外大项目引领外商投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宁波引进外资是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招商选资基础强化和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进行的,将引资目的从弥补资金补足外汇转向推进自主创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上来,形成数量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共进的利用外资新格局。”俞丹桦说。

  据悉,宁波市鼓励和推动企业更多采用外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新型利用外资方式,结合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宁波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要求,保持外商投资适度规模,引导外资投向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比如引进石化、能源、修造船等临港大工业项目,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项目和数控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精密仪器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并将服务业作为利用外资的新发展极,重点引进研发、设计、检测、会展、服务外包、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在引资中引导企业从扩大规模转到更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上来。并加强大企业引进,提升外资项目水平,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为此,宁波提出,提高外资准入门槛,除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外,对外资项目按类别设定投资总额和投资密度的双标准,并不断提高这一标准。

  “走出去”效应渐显

  “去年以来,宁波市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加快,"走出去"效应逐渐显现。”余丹桦说。

  据悉,今年宁波市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总额已超过3.5亿美元。实业投资也增长较快,是中国到境外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雅戈尔(600177行情,股吧)投资1.2亿美元并购新马服装项目成为中国服装(000902行情,股吧)业规模最大的一笔对外投资。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成功中标,标志着宁波“走出去”实现了新突破。宁波市企业还在多个国家建立了资源开发基地。

  可以说,宁波市对外经济合作正从发挥比较优势向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转变,实现内外互动。

  宁波鼓励境外实业型投资,既可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又可以提升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目前正推进轻纺、塑机、小家电、文具、模具等加工业务向境外转移,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特色加工贸易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协同竞争力。

  同时,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鼓励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境外上市、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打入国际主流市场。推动对外间接投资,通过外汇投资公司等方式扩展境外投资渠道。并且拓宽对外劳务合作,鼓励宁波本土企业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舰队”共同参与国际工程承包。

  宁波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还加强对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将高耗能生产环节向境外能源资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转移,在资源富集区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和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

  跳出“老三外”

  “发展服务外包、集聚涉外服务型机构、壮大国际会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潮流,正在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的竞争焦点。宁波正在跳出外贸、外资、外经"老三外"格局。推进服务外包、涉外服务型机构和国际会展发展,争创全国服务外包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和国际性服务机构基地,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俞丹桦说。

  俞丹桦把“新三外”归纳为外包、外展、外机。据悉,宁波正加快构筑服务外包服务体系,推广服务外包理念,加强政府引导、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宁波软件产业园、宁波研发园区、江东创意设计一条街、鄞州科技创业园、宁波大学创意园等都将被列入服务外包示范区。“充分发挥港口、制造业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软件信息服务外包,特别是要结合宁波制造业优势,发展嵌入式软件外包,研发设计的外包功能拓展,延伸物流业服务外包。”

  在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方面,宁波正以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推进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展务经济”和“会务经济”,提升会展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实现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宁波正在有选择地大量引进与临港型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地区销售、进口贸易、采购、运输货代机构总部及分部、窗口等服务型机构,形成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现代物流为支撑,现代金融服务为保障,研发、信息等知识性服务为引领,产品设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为配套的产业服务体系。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利用宁波的制造业优势,设立制造基地、配套基地,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以及更多的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作者:王彧 任建华 杨益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