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需求拉动煤炭价格钢企成本压力仍将持续

2008-6-5 16: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记者 韩冀倩 实习记者 王京
    近一段时间,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再次推高了钢铁的生产成本。供需虽然是决定钢材价格的重要因素,但在近期总体供需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成本成为了推动钢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上游原料的价格及供给变化,已成为钢铁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刊就煤炭、原油、铁矿石三种主要原料的后期变化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担当着出口的角色。不过,从今年开始,这个角色发生了变化。
变化:由出口到进口
    近日,银河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田书华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退一步讲,即使不会变为煤炭净进口国,也不会出现数量较大的煤炭净出口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2003年是我国煤炭进出口的一个转折点,据田书华分析,2003年前我国煤炭出口一直快速增加,而当时的煤炭进口数量一直很小,因此净出口数量一直快速增长,到2003年我国煤炭出口达到历史最大值。
    2003年后,我国煤炭出口数量开始快速下降,而煤炭进口数量却开始快速增加,使得我国煤炭净出口数量快速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的第一季度中国曾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当时中国煤炭净进口达到289万吨。
    田书华指出:“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煤炭供给依然趋紧,2008年一季度我国再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其中一季度煤炭进口量为1126万;出口量为1020万吨,一季度我国煤炭净进口数量为106万吨;而2008年前4个月的煤炭进出口情况是:前4 个月全国出口煤炭1459万吨,进口煤炭1466 万吨,前4个月也是煤炭净进口。”
    大多业内人士认为,眼前一方面受运输瓶颈制约,东南沿海地区的火电厂需要进口更多煤炭,另一方面又受国家限制出口政策的影响,今年中国可能将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在近期召开的 “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秘书长杨显峰也证实,2008年中国有可能会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现实:资源供应趋紧
    “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的近70%来自煤炭。”田书华表示。
    《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数据称:过去几年中,中国和印度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超过了其他大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极大地推动了它们的能源需求,而且其能源进口在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也随之增长。纵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势头,它们的能源需求有望保持强劲增长。但是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使得煤炭成为一种更具竞争力的基荷发电燃料。
    另外报告还指出,从绝对数量上看,世界煤炭需求量增幅最大,与近年来的飞速增长保持一致。预测在2005年到2030年间煤炭需求量将上升73%,其在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也将从25%提高到28%。从全球来看,煤炭用量增长大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
    田书华表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行业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煤炭需求将每年递增10%左右,预计2008、2009、2010年全国原煤总需求量分别为27.70495、30.43503、33.11951亿吨。至于未来几年我国煤炭产量,预测值是,2008年全国煤炭产量为28.355亿吨,2009年为30.74亿吨,2010年为33.265亿吨。
    显而易见,国内原煤总供、需求量差距将越来越小。“煤炭可能成为未来20年内需求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美国能源信息署《世界能源展望2007》上预测。
原因:对能源高度依赖
    “这一阶段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田书华说,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进入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60%,近年来这一比值达到70%。伴随着重化工业的开始,我国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重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决定了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高度依赖,而在我国此次能源的消耗中煤炭就占了近70%的比例。我国才刚刚进入中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会继续旺盛,而我国的煤炭生产和供应会受到运力的限制能以快速扩大。
    因此,近年来我国煤炭需求量增长非常快,从而导致了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态势的转变——出口大幅度减少,进口增加,出现阶段性净进口的局面。
    此外,除了上述原因与近期自然灾害外,煤炭的出口成本明显上升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加大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措施的推进力度,并对部分原煤品种征收出口关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生产和出口企业成本。
分析:不能过分依赖进口
    当记者问到我国是否会扩大进口煤炭时,海航东银期货北京营业部副总叶海涛没有直接回答,他表示,这个问题与玉米有异曲同工之处,大豆是前车之鉴。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国家开放政策,导致国内生产率和品种低下的大豆产业被国外产品冲击。同时,大豆压榨企业基本被国外控制,从而中国成为进口第一大国,严重依赖美洲大豆。
    这也就是说,如果过于依赖品质上更好的进口煤炭,可能会出现类似于目前像铁矿石一样受制于人的情况出现。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总经理经天亮对此表示,中国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只是暂时的”,中国并不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煤炭净进口国。
    而如果我国真变为煤炭净进口国,是否会使煤炭价格出现回落?
    对此,田书华认为,进口煤炭不仅不会使煤炭价格回落,而且会推动国际、国内煤炭价格继续走高。
    他解释说,中国本来是一个煤炭出口大国,应该是为国际市场提供煤炭,不要说变为净进口,就是净出口大大减少,就会减少对国际市场的煤炭供应、从而推高国际煤炭价格;如果变为净进口,那么,它将对国际煤价的提高起到加速推动作用。
    另外,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本来就比国内高,进来的煤炭是高价位的,不是低价位的,就会对国内煤炭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因此,煤炭的进口不但不会引起国内煤炭价格的降低,反而会推动国内煤炭价格继续走高。
影响:推动钢企成本上升
    煤炭价格的高涨,对钢铁行业构成了较大压力。
    由于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推动焦炭价格一路高涨,6月份焦炭出厂吨价再度上涨300元。
    “这将推动吨钢成本上涨150元左右”,光大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鄂指出,此次焦炭价格上涨幅度不小,对钢铁行业将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煤炭供给不足明显,钢铁企业对于价格的上涨普遍感到无奈。不过,由于近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同样旺盛,企业对于成本增加并不太担心。此前一位钢铁企业负责人就对记者表示,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涨,这已经不是企业所能消化的,“到时跟比着大钢厂的价格就是了。”
    这种供给不足的情况何时才会有所改观?
    此前,杨显峰表示,伴随2009年我国煤炭运输能力的提高,煤炭供需略显宽松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说法,赵湘鄂并不认同。
    “此次煤炭价格上涨是由于刚性需求的拉动,运输在其中的影响很小。”他表示,现在已经不是运输的制约,拉煤的车辆已经堵在了煤炭生产企业的门口。
    记者同时从山西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的库存基本为零,销售已经不是企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由此,赵湘鄂分析,刚性需求将使煤炭价格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高价位。“起码年内价格不会下降”,他表示,这对钢铁企业成本的影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OLE对象,请使用“转换为图片功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