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清:发展绿色钢铁共建美好家园

2008-6-5 16: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徐刚周天雄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蒲海清作了主旨演讲。
    蒲海清在演讲时说,必须高度重视、妥善解决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根据英国MEPS咨询公司预测,今年全球粗钢产量将达到14.2亿吨,比上年增长5.6%。我国粗钢产量预计将达到5.3亿吨左右,增长8%。有专家认为,尽管今后经济增长对钢铁消费的需求强度(即单位GDP耗钢量)将逐年走低,但全球钢铁需求总量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将维持增长趋势,从而出现了人类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增长与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短缺的矛盾;钢铁产品需求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社会生产、流通与使用中浪费的矛盾。这些矛盾已引起世界各国从领导人到普通公民的极大关注。有经济学家认为,产品的价格将转变为由资源的短缺程度所决定。
    蒲海清分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截止到2007年,钢材蓄积量还仅为美国的51.6%,日本的87.4%,人均369公斤的粗钢产量比德国人均591公斤,日本人均940公斤,韩国人均1058公斤,俄罗斯人均508公斤的水平都低,但总量不小,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仍很大。我国钢铁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但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蒲海清指出,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粗钢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需求仍在增加。一方面,要高价进口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能源,另一面,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又浪费较大,一些经济技术指标相对落后,比世界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尚有很大差距。如,高炉平均容积约为600立方米,大于100公称吨位的转炉炼钢能力只占全国转炉炼钢生产能力的30%,干熄焦比例只有30%,高炉、转炉、焦炉煤气的回收工作仍需加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国生产的建筑钢材中三级以上螺纹钢还不到一半,热轧硅钢片还在使用,优质高性能钢比重还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投资分散,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物流费用高,营运效率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
    蒲海清强调,这三个矛盾,既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空间。当我们认真对钢铁行业若干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时,会充分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绿色钢铁”的路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并通过自身努力,把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