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套车”护驾竹山村路建设

2008-6-30 13: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笔者在湖北省竹山县了解到,该县通过建立三大机制有效地破解了农村公路建设难题,4年来修建通村水泥路1300多公里,80%的建制村通上了水泥路。 
完善投入机制 
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是全国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面向社会融资渠道较窄,因此融资非常困难,拓宽融资渠道十分重要。该县每年从财政上单列20万元经费用于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同时从2007年起按500元/公里配套村路养护经费55万元。该县坚持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零收费”、“低税收”,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 
        竹山积极争取社会捐资,特别是在通村水泥路建设方面,积极开源节流、外引内联,动员部分在外地工作的有能力的竹山人共捐资600余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 
健全管理机制 
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对农村公路重点工程,竹山县交通局进一步完善工程“四制”,即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全面推行全员风险、督办整改、质量终身、备案制等机制,建立健全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在质量管理方面,竹山交通部门坚持实行“三不”制度,即质量标准寸步不让,没有质量的进度一律不要,质量问题半点人情不讲。如今已下发了100多份整改通知书,10多条道路被要求返工,3家偷工减料的施工企业被清除出该县的公路建设市场。 
强化责任机制 
解决廉政监督问题 
        竹山县交通局突出重点抓管理,突出制度抓漏洞,突出巡查抓监督。该局同县纪委联合开展重点工程源头治腐活动,与县检察院共同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对交通建设项目实行“三介入”、“三同步”,做到了重点工程全程介入、一般工程重点介入、拟建工程提前介入,廉政监督与质量监督同步进行,廉政合同与工程合同同步签订,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验收。 
        去年,竹山县交通局开始推行廉政巡查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0名廉政巡查员,实行定期巡查或不定期巡查,每个月进行情况通报。巡查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及安全、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工程招投标、工程的资金拨付、材料的采购等。全年共开展巡查12次,发现纠正处理违规违纪行为7次,有效杜绝了工程违法转包分包、工程监理不良行为和施工企业行贿问题等,从源头和机制上建立起预防腐败的“防火墙”。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