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企业如何管好“鸟人”

2008-6-3 14: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崔金生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他有可能是鸟人。
    有能力的员工未必是好员工,他很有可能也是一个长翅膀的鸟人。
    钢贸企业是鸟人的高发地带,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场所,你都会遇到一些富有才干但桀骜不驯的人。有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比最平庸的员工还不如;有时,他们能够处理公司中最为棘手的事情。
    没办法,因为他们是鸟人。因为他们是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或者是业务骨干,或者是技术高手,又或者掌控着关系公司发展甚至生存的资源。
    钢贸企业的老板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管理鸟人——如果老板不会管理鸟人的话,那么公司里只会留下一些平庸之辈,最终丧失竞争的优势。
    所有的员工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与鸟人相处——如果员工不会与鸟人相处的话,那么你就很难与他们达成合作,最终吃亏的,很可能是你自己。
    所有的鸟人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果鸟人自己不会管理自己的话,那么一旦环境变化,优势丧失,鸟人就会变成一只死鸟,被大家揪住尾巴从窗口扔出去。
什么是鸟人
    我们通常所公认的鸟人,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约束;第二则是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一个特点是由于第二个特点所造成的,很多情况下,有些自恃能力或其他方面有着优势的员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随时可替代性”,就恃才傲物地试图挑战公司管理,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惨重的。
    只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才会迫使公司让步,从而为他自己赢得了足够的“鸟”空间。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一旦鸟人的不可替代性丧失,那么鸟人的前景就非常危险了。所以说,鸟人与公司的博弈,就表现在鸟人努力扩大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公司却在努力减少这种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之中。
    鸟人,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没有一个可供鸟人扑腾翅膀的天空,就算是你有鸟人的心态,也未必有机会进化成为鸟人。
    对于一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想型钢贸公司而言,鸟人是没有理由存在的,因为理想型的公司已经过滤掉了每一个员工的独特价值,并将公司定位于一个标准化的市场范畴之上。但是,市场环境不是标准的理想化模式,公司的发展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内部的管理也只是管理学教材上的研究对象而非结果,这就意味着,管理者终将面临着鸟人的挑战,不管他们是否有这种足够的心理准备。
鸟性分析
    首先,鸟人无视公司的管理规章——因为他没必要非遵守这些不可。更多的时候,鸟人是期望自己能够对规范进行挑战。
    鸟人的第二个表现是不尊重老板。确切地说,鸟人也不是绝对不尊重老板,他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才会相对地不尊重老板。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往往就是老板最需要尊重的时候,比如说有大客户来到。老板在应该得到尊重的时候却得不到,失去的不是面子,而是管理的威严与效果,这是每个管理者都难以避免的问题。
    鸟人的第三个表现是任性淘气,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公司的正常运行。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任何人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约束以规范自我,失去了约束,人就会流于涣散,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最糟糕的是,缺乏有效管束的人往往难以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难免会有“小人之心”,表现在员工关系上,鸟人的喜恶标准往往比老板更重要,与鸟人处理不好关系的员工,很难在企业里呆下去,而与鸟人臭味相投的员工,老板要想规范管理之,也要将鸟人的情绪化反应考虑在内。
对钢贸企业老板的忠告
    鸟人虽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老板更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在中国钢贸的本土企业中,老板们——甭管那些老板们的能力是大是小——他们在公司中无论说到能力、专业、人际、财务……任何一个方面,老板都是最强的,如果他不是,他根本不可能成为老板。这是因为本土钢贸企业大多是白手起家,老板们在开基创业之初,他一个人必须要当成十几个人用,任何一个领域里他都必须要成为最优秀的,否则公司也不可能在市场站得住脚。
    至于大公司,就更是如此。大公司中的权力博弈更是普遍存在,大老板们身上哪怕有一个小小的漏洞,也会遭到挑战者的强力狙击,迟早是一个败走麦城。既然大老板在这一系列隐密的人际博弈之中站住了,那么,他自然就是最强的,这是无须争议的事实。
    所以,哪怕一个员工再 “不可替代”,其“不可替代的程度”也远比老板低得多,任何一家公司离了某个员工照样经营,但如果老板撂了挑子,那麻烦事儿可就大了。
    所以,对于那些无论是自恃能力、业务或是市场资源不可替代的鸟人们,管理者一定要毫不客气地将他的狂妄压下去,一旦让鸟人对你表示出惊奇和佩服,那么鸟人的麻烦,也就解决了一半。
    首先要让鸟人明白过来管理者的不可替代性远比员工更高,这样就很容易地收到了管理的效果。但这个效果是有限的,鸟人固然会因为钦佩的原因愿意接受管理者的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其他员工也如此。因此,在让鸟人那狂妄的脑袋降温之后,管理者还需要“霹雳雷霆”手段,让鸟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止他这么一只鸟。
淡化公司对鸟人的依赖性
    与其在问题出现后花费成本和宝贵的资源去解决它,不如在问题还未出现之前就将其消灭于无形。
    所谓让公司不出现鸟人,意即修补好企业草创时期的漏洞,绝不要企业出现对一两个员工强度依赖的情形。
    我们耳熟能详的“多元化”企业发展途径,从管理的视角上来看,正是管理者基于鸟人的出现而提出来的。见钱就赚,有货就卖,坚决不一条路跑到黑,这就让鸟人无计可施了。鉴于鸟人在公司管理架构中的地位,他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凭一个人把多元化经营的管理全部掌控在手,你鸟人在某一领域的优势或不可替代性越是明显,公司偏偏就不往你那个方向走,让你鸟人急得跳脚也是白搭。
    我们看到企业今天合明天分,拆分组合花样繁多,对外打的旗号是资源重组,但就管理价值而言,重组的目的就一个——不带鸟人玩!
    “专业化”同样也是削弱鸟人的不可替代性的不二法门,鸟人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多么厉害的鸟人也不难找到天敌,资源雄厚的大企业最喜欢这么玩,一旦某一个员工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凸显出来,有可能向着鸟人的方向进化,这时候大老板就会不失时宜地替你弄一只天敌来,论专业比你更精深,论能力比你更强,论业务比你更有资源,非得让你老老实实地放弃不规范进化才罢休。
    但具体到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又或是部门中出现的鸟人,同样也可以借鉴 “多元化”或是 “专业化”的路子,其做法无非不过是给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你鸟人在哪方面的能力越强,部门偏偏要弱化那一方面的功能,非要把鸟人打入到冷宫不可。再或者利用工作的整体性,把鸟人和最让鸟人头疼的员工搭配在一起,这方面的办法说起来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总的原则就是要削弱鸟人的不可替代性。
    不是大家非要和鸟人过不去,而是鸟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一个鸟人撑起一家企业来,大家在企业中必须要做到容忍合作,缺失了这一点,我们只得到鸟人;顾及到了这一点,员工就有了自由的上升空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