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缺陷止于政策补丁

2008-6-3 14: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朱增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救灾帐篷和过渡安置房及生产用原材料价格监管,对救灾帐篷生产用布、钢管以及过渡安置房生产用钢板、钢带、聚苯乙烯等主要原材料,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办法,稳定价格。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日前与宝钢、鞍钢、武钢等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沟通,要求这几大钢厂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制造活动板房的镀锌板、彩涂板的产量以满足灾区需要,并带头自律,不涨价。几家主要钢铁企业对此积极回应,均表示立即调整产品,多生产建筑用热镀锌板和彩板,并保持价格稳定。(新浪财经)
    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经过了物资匮乏时期 “计划无经济”的阵痛,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人明晓了市场规律与政府职责的分野:发展经济,价值规律、供需关系不能为人所左右;而服务发展,政府的公益性决定其不能按市场方式运作。但某些特殊商品不能为供需调整等市场的先天不足,还是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来补缺与纠正。而这种补缺与纠正大都表现为国家宏观调控、价格临时干预等。如上的事例,正是国家在非常时期对特殊商品的刚性需求进行临时干预的范例。除却温饱等问题外,安居乐业是灾区民众当前的最大诉求。汶川大地震中,成片的高楼房屋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家园重建急需大量的建筑用材。巨大的刚性需求下,建筑用材“涨声”渐起,但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却是灾区重建所不能承受之重。于是,有形之手适时出击,供需关系让位于政策,正是彰显出政府为民服务的本色。
    当然,国家对钢材价格的干预还不仅仅出于灾区重建的需要。事实上,伴随着铁矿石等原料的大幅度涨价,钢材价格水涨船高,成本已经逐步向下游转移。而近期焦炭价格的上扬似乎又为钢材 “涨价有理”提供了佐证。 “一旦成本上涨压力过大,下游行业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风险爆发,就是时间问题”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的今天,政府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维护整个经济的平衡。尽管政府对部分钢材价格实施临时干预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预见的是,与年初对粮食油品等重要商品和服务实现临时干预不同,对钢材的干预不会出现一干预就涨价的怪圈。倘若相关钢企 “照章”执行出现大面积亏损,相信政府还是会在恰当时机给予数额不等的财政补贴。毕竟因政策导致的亏损终由政府填补已有先例。5月26日 《京华日报》就报道:5月25日中石化宣布,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境内成品油价从紧控制,导致炼油业务较大亏损,再次获得123亿元补贴,而这也是中石化连续第三年获得政府补贴,2005年和2006年中石化就曾分别获得政府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
    事实上,政府实现的价格临时干预或还有一个 “外部经济”的考虑。灾区急需物资价格的稳定对于相关企业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但对于灾区稳定、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却是莫大支持,其社会效益远非企业的经济利益所能比。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损失会由政府埋单,但政府所付出的成本还是要远远小于所得到的社会收益。况且在全社会参与赈灾的过程中,还能有额外收益。近段期间开足马力、全力生产的大帐篷生产商——进雄企业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杨永庚就坦言,陡增的需求,乍看对帐篷生产企业是一次商机,但更是企业关爱灾区人民、奉献社会的善机。据其介绍,迄今为止厦门没有一家帐篷企业趁机提高价格,他们发往灾区的帐篷也只收原材料费。而这样的 “溢出效益”不正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
钢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