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拔牙移山填江决战最后7公里

2008-6-28 11:04:00 来源:天府早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虎口拔牙移山填江决战最后7公里

7.32公里,映秀离汶川这么近,却又那么远。“5·12”大地震,改变了映秀镇和汶川县城的距离,这一段原来只有约30公里的路途,变得异常艰辛,两个全国聚焦的地点,被仅剩的7.32公里生生隔断。经过抢险人员的努力,国道213线从映秀向汶川方向已推进至银杏乡,而从汶川向映秀方向已推进至彻底关大桥头,两端累计已打通21.88公里,还有7.32公里正在打通…… 
  国道213线映秀至草坡段全长28公里,路基毁坏22公里,损毁率近80%。按交通部门的初步估计,要清出一条单行道,全段共需要清方110万立方米,恢复双车道,要清方300万立方米。全段共有20座桥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被垮方完全掩埋的大桥1座,4座大桥、2座中桥垮塌。
  开凿便道“老虎嘴”里拔牙
  6月26日,成都,天空阴沉,完全不能预想映秀那火热的烈日。记者跟随四川路桥集团车辆,一路向映秀挺进。汽车行驶的路面裂着几厘米宽的口子,岷江沿岸的路基垮塌,不少路面中空,不敢踩上去。与映秀镇隔江相望的都汶高速公路,在地震中严重损毁,路基垮塌,不少路面被扭断,坍塌的房屋和崩塌的路基依然随处可见。“这儿都算好的,往里头走,那路才恼火。”当地居民说,岷江上游的道路,那是从天堑上刨出来的。
  沿着岷江逆流而上,两侧都是高大的山体,从山顶往下,绿色的植被被地震割裂出一道道黄色的痕迹。记者从映秀一路步行,沿国道213线来到“老虎嘴”堰塞湖口。
  “老虎嘴”位于映秀往汶川方向4公里处,山体整体滑坡形成堰塞湖阻塞河道,曾让岷江断流18小时。顺着水流方向看去,左侧是都汶公路,右侧为国道213线,地震后,塌方处的都汶公路上,两个工厂和一个收费站全部被掩埋,此时已经看不出丝毫建筑的痕迹。
  这一段的国道213线也被淹没在10多米深的水下,公路损失情况不明,目前,在堰塞湖面以上的垮塌体上开凿的便道只能供抢通机械通行使用,无法形成通车能力,只有等堰塞湖处理后才能抢通。
  行至“老虎嘴”堰塞湖湖口下游处,湍急的江水卷着泡沫一路奔腾,一条机耕道一直通往岷江岸边。记者顺着道路进去,几台设备正在作业。正在现场指挥的省水利电力工程局抗震救灾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范雪山介绍,18日,他们接到水利厅命令,携4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自卸车、4台推土机以及职工40余名,开赴现场抢险。
  江水向右移30米炸出一条路
  岷江岸边,已经开辟出了一片平地。“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河床向右移动30米,也就是把江水向右移30米,腾出左岸河床,配合交通部门修路。”范雪山说,他们要在堰塞湖湖口往下游方向开辟一条400米长、30米宽的河床,按照现在水面的高度,还要往水面以下3米开挖,加上小山头有10多米高,总共开挖要达到10多万方。但是,此处巨石众多,每天必须分中午和晚上实施两次爆破,分解巨石,才能顺利进行右移河床的工作。“目前,河床已经向右推进了约10米。”
  据负责该路段抢通保通的四川路桥集团映秀至豆芽坪段施工现场负责人李晓东介绍,他们已投入了450多人组成的突击队、携70多台大型设备,进入抢通决战。但山体破碎,危石多、覆盖厚,水流太急,只能实施定向爆破,把塌方的山体炸下填江。为了保障岷江顺利泄流,不形成新的堰塞湖,只能将河床向右移,把江水引流过去后,左侧干涸出来的河床填上炸下的山石,压实基础,刨通新的便道,使大型机械能够进入大塌方处施工。此处正值都汶高速28km处,先横向往塌方体打通20米,再纵向贯通,将垮塌下的山体一并炸下,让山石瞬间堵断河道,水流右移,然后就在炸下的山石上抢修一条便道。
  “快过来。”中午时分,一名工作人员不断向记者招手示意,待记者到达工人聚集的安全地点后,爆破又像往常一样实施了。黑色的烟雾卷着泥土飞溅开来,迅速地滚落到湖中。李晓东说,工人3班倒、24小时施工,也只能推进5米长的一条通道。公司正在加派人员,计划以后每天要推进七八米,这样就能尽快打通生命线。
  横亘在映秀和汶川之间的,远远不只“老虎嘴”堰塞湖,跨越岷江的彻底关大桥垮塌,这也是映秀与汶川之间的一道关隘。岷江水流湍急,要架设临时桥墩非常困难,路桥集团现场抢通人员决定,只能填塞河道,为架设战备钢桥作准备。
  架设战备钢桥保证车辆通行
  目前,路桥集团大桥公司已经设计好了相关方案:架设一座321战备钢桥,三层双排,极限宽度60米,保证社会车辆通行,并保障承重20吨的通行能力。据介绍,彻底关大桥处岷江宽90米,但是大桥计划只能达到60米。现在,抢通人员正在岸边用土石方填河床,缩短河宽,再把桥台基础抬高,然后架桥。原彻底关大桥2跨,现规划为3跨,大桥中央下钢筋笼,加一个桥墩。考虑到防洪因素,设计时决定把桥加高到高于目前水面5米左右,在拼装、连接、拉抗风等环节重点加固,使战备钢桥架设好后,确保汛期安全。“本月底,填高河床和桥台基础等都能完成。”新桥的拼装并不麻烦,但是,由于道路不通,运输设备及材料都非常困难,这给工程带来很大压力。26日在映秀举行的四川路桥映汶工程抢险工作会上,四川路桥集团领导对下属公司下达“死命令”,尽快将堵断近两个月的映秀至汶川的公路疏通。
  镜头特写
  交通“铁军”一路响亮
  在映秀飘扬的红旗中,一幅“交通铁军”格外醒目,这是老百姓对四川路桥集团的亲切称呼。地震后,汶川成为孤岛。都江堰到映秀镇是通往汶川最近、最重要的一条道路。“交通铁军”承担了这段路的抢通任务。之后,“交通铁军”继续战斗,一公里、二公里、三公里……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两头开进……
  早报记者陈亚琴乔子轩映秀摄影报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