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通下达”奥运城

2008-6-27 13: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王若懿
    无论是奔赴全国各地的铁路部门,还是仅在北京地下穿行的地铁部门,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承担大量运输任务。在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备战奥运为己任的责任。随着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铁路和地铁的安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日益细化和完善,他们以紧张而有序的节奏吹响了服务奥运的集结号。
服务安全并驾齐驱
    奥运期间,北京预计迎来大批观看奥运会的观众,铁路运输自然会成为运送观众的重要交通方式。在这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服务乘客的意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因此,铁道部提前规划了运输方案,以便在奥运举办之时,为来京的乘客提供便捷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铁道部针对观赛旅客制定了运输方案,对一些观看热门赛事,尤其是足球赛事的观众专门制定了重点观众运输方案,以保证观众享受到安全、便捷的乘车服务。
    6月15日,铁道部公布了2008年的暑运方案,其中奥运客流是2008年暑运的重点工作。考虑到客流将集中在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沈阳和秦皇岛等相关的奥运城市,这些城市的火车站将开设奥运专售窗口,为广大乘客预留票额。
    此外,为方便乘客们到其他奥运相关城市观看比赛,北京铁路部门计划在奥运会期间,加开北京与香港、青岛、天津等奥运协办城市之间的临时列车,方便观众到奥运协办城市观看奥运赛事。
    事无巨细。在此次备战奥运的过程中, “提供优质服务”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多角度地为乘客提供便利服务成为衡量铁路部门服务水平的一个标准。记者获悉,铁路部门制定了深入开展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各有关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队,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组织志愿者维护秩序,特别会对残疾人等重点旅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安全是人们出行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中,安全环节也被铁路部门视为重中之重。随着奥运脚步的越来越近,铁路部门的安检工作也越来越严格。据了解,北京铁路安保提前进入了奥运状态,进入售票大厅买票的旅客和进站台接站的人员及列车工作人员,均要逐一接受安检。
    为方便安检工作的开展,北京西站和北京站的出站口都设置了安检仪,凡是从出站口进入的旅客,都要接受检查。北京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铁路警方只是对进入候车室准备上车的旅客进行安检,随着奥运的临近,安检范围也逐渐扩大,只要进入车站,一律接受检查。
基础设施助力奥运
    北京奥运之前,有两大交通基础设施即将投入使用,它们对于奥运的举办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城际铁路和北京南站都将为北京奥运的举办承担重要的运输任务。
    京津城际铁路从2005年动工以来备受关注,它的开通标志着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城际铁路诞生,北京-天津120公里的距离仅运行30分钟。它不但为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更把我国北方两大直辖市连为一体。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建设正按计划顺利推进,确保北京奥运会前投入运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在早晚高峰时段,每5分钟发一趟车,将真正实现铁路运营公交化。为了确保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可以平稳安全运行,京津城际铁路对路基、桥梁和整个线路完工后的沉隆控制非常严格。据专业人士透露,路基沉降不得大于1.5厘米,桥梁不得大于2厘米,一旦超标,就意味着整个工程面临失败,所以为保证工程质量,工作人员执行了严格的工作标准。
    京津城际铁路可谓是铁路部门为奥运献上的一份厚礼,不但为奥运期间的运输工作提供便利,在体现中国现代化铁路建设水平的同时,也将大大缩短北京、天津的时空距离,对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京津地区一体化进程能起到积极作用。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现代化铁路建设的开端。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中国将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建设技术,为大规模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奠定基础。
    北京南站也是奥运之前将要投入使用的基础设施之一,经过专家的重新设计,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老站将因奥运的举办而重新焕发光彩,并且还敢媲美鸟巢。
    据了解,北京南站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比国家体育馆 “鸟巢”大5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单体工程,被誉为 “亚洲第一火车站”。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北京南站将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共设13个站台、24条股道。它将和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等站共同构筑 “四主两辅”的客运格局。据介绍,让旅客进站出站及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路径最短化,是新北京南站的基本设计理念。南站主站房周围有两座9米高的内外环高架桥,总长2.8公里,均为单向行驶。内环高架桥宽为17米,东西两侧进站口各有落客平台,旅客下车后可直接步入候车大厅。
    据了解,为方便旅客乘车,北京南站的南北广场将开通近20条公交路线,设置40个出租车落客区,还利用地下一层换乘空间设置900多个汽车停车泊位,真正实现了公交、地铁、社会车辆与车站的紧密连接。公交车站集中于站外南北广场,旅客从南北两大出入口进到一层站房后,乘扶梯或上台阶就能到达高架候车大厅。出租车可以通过二环、三环路进入外环高架桥和内环高架车道,然后直接开到落客平台,旅客下车就能进入候车大厅。
扩大地下交通网
    奥运前,北京地铁站内的线路图上又要增加3条新线路,这便是将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承载重要运输任务的
10号线一期、机场专线和奥运支线,这标志着北京的地下交通网将得到进一步扩大。为方便乘客乘坐,东直门、西直门枢纽将在地铁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开通试运营前,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届时,乘座这3条地铁线的乘客能很方便地完成换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线路全长24.55公里,设车站22座。通车后将有效改善北京市东部、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为奥运会的举办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机场支线的出现,将搭建起从城区-首都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市民从东直门乘机场支线去首都国际机场将只需要15~17分钟。而且,乘客在享受快捷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新型轻轨列车的舒适。目前,这款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直线电机技术,全网络控制,首次在国内实现无人驾驶的列车已经下线,预计于北京奥运会前完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这条线路直接服务于机场乘客,可谓是 “国门第一线”。所以,该线将提供更为标准化的服务,站内服务员用流利英语、标准的手语与乘坐地铁的外宾进行交流。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是服务于2008年奥运会的一项重点工程,地下轨道线从 “鸟巢”和 “水立方”两个奥运标志性场馆中间穿过。据了解,北京奥运支线位于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下,奥林匹克中心区内。线路全长5.91公里,全部为地下线,是惟一直接进入奥运中心区的地铁线路。奥运支线开通后,广大市民可通过多条线路的换乘,乘坐地铁直接进入奥运中心区观看奥运会。
物资运输专组保障
    奥运期间,奥运物资的运输是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在保障奥运运输的铁路大军中,铁路部门专门成立了一支 “奥运运输保障组”,专门负责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支奥运会运输保障组由13个铁路局和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铁快运)组成。此外,涉及奥运运输的29个车站、14个客运段、12个车辆段、6个机务段也均成立奥运运输保障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奥运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除了铁路部门外,中铁快运也将承担重要的运输工作。自从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以来,中铁快运的工作人员就更加繁忙,他们为了给奥运物资运输提供保障,成立了北京奥运会物资运输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指定重点营业部,负责协调奥运物资运输、日常管理、协调涉外奥运物资运输及日常调度。
    为保证奥运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中铁快运将对奥运物资运输实施全程监控,指定有关工作人员收集、统计和整理奥运物资运输的相关信息;设立奥运物资货物保管专用货区,指定奥运物资货物运输专用托车、托盘,启用奥运物资货物专用辅助货签,并有专人保管。对奥运物流的运输方面,中铁快运会对奥运物资运输实施优先计划、优先装运、优先交接、优先交付,全面保障奥运物资的运输工作。
奥运标准提前执行
    迎接奥运会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北京地铁五棵松站负责查票的刘师傅也越来越忙。每天早上5点钟,刘师傅便站在检票口,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位乘客,当乘客刷卡进站时,她会亲切地说一声: “您好!”刘师傅说:“离奥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心里的责任感也越来越重。现在,北京地铁部门已经进入了奥运备战期,提供优质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乘客问声好。”
    刘师傅只是北京地铁众多工作人员中的一员,进入奥运备战期以来,北京地铁公司全员行动,积极为迎接奥运做准备。
    “请从右侧刷卡,出站的时候别忘了刷卡。”自从北京地铁AFC自动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北京地铁站的部分工作人员就格外繁忙,有的工作人员需要每天早早地守在自动检票机旁边,指导乘客如何使用正确方法刷卡进出站;有的工作人员要指导购买单程票卡的乘客如何使用购票机。他们耐心帮助大家适应新的售检方式,也彰显着北京地铁在迎接奥运过程中,服务的优质化和多元化。
    6月13日傍晚,一场大雨突袭京城,好多乘坐地铁的没有带伞的乘客被困在了地铁站内,幸好地铁工作人员及时为大家递上雨衣,才让被困乘客得以出行。 “北京地铁的服务太周到了,一位工作人员见我手里提了好多东西,就特意为我穿雨衣,让我特感动。”提起北京地铁工作人员雨中送雨衣的事情,何小姐就对北京地铁的服务赞不绝口。
    这只是北京地铁工作人员服务乘客的一个片断,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不少地铁工作人员都表示,随着奥运的临近,他们感到自己作为窗口行业的服务人员,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虽然眼下离奥运举办还有一段日子,但他们却时刻用“奥运标准”来要求自己——为乘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瓶装水也要受检
    近段时间乘坐地铁的乘客一定会发现,地铁站内多了好多 “大檐帽”。他们在地铁站里不住地巡查,保护着站内安全。出门乘车,安全当然是首要问题。眼下,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地铁站内的安全问题也越抓越严,除了有民警维护站内安全以外,地铁全线将实行全面安检,乘客进站时将接受机检、手检等方式相结合的安全检查。
    据介绍,北京地铁安检设置工作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安检将覆盖1号线、2号线、5号线、13号线、八通线以及即将开通的10号线一期。目前,安检设备已经开始进行调试安装。届时,3690名安检员将上岗,重点检查携带大型包裹及液态品的乘客。目前,第一批640名安检员已经完成了培训。
    北京地铁五棵松站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为保证乘客在奥运期间的乘车安全,地铁站内的工作人员也会肩负起维护安全的责任,他们会时刻注意进站的乘客,如果发现行迹可疑人员,会及时告知站内值勤的民警。在刘师傅的介绍下,记者得知,为保证乘客乘车安全,北京地铁公司在细节上做足功夫,就连一瓶普通的饮用水,也在受检范围。
    刘师傅告诉记者: “如果我们不确定瓶里装的是不是水,便会请乘客开瓶试喝。为保证广大乘客的安全,必要之时,我们会对一些提行李的乘客进行开箱检查,谨防易燃易爆物品被带入地铁。”
提高运力缓解客流
    提起对北京地铁的印象,想必不少人会首先想到一个 “挤”字。甚至有人担心,奥运期间,人流量猛增,北京地铁会不会更挤。的确,奥运临近,如何应对客流量的增加是一大问题,北京地铁计划以提高运力的方式,来破解这道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北京地铁5条线的日客流量约有340万人次,预计在奥运期间将迎来450万人次,最高锋时有可能达到500万人次。面对巨大的客流量,北京地铁将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两天实行24小时运营,赛事期间延长运营时间。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有3条新增地铁线即将开通以外,奥运前,北京地铁2号线、13号线、八通线、5号线的发车间隔时间将缩短。按照计划,2号线的最小发车间隔将缩短至2.5分钟,同时还将增加144节新车,使其运能增加51%。13号线和八通线将由每列4节编组3分钟和3.5分钟间隔,改为6节编组3分钟间隔,运能分别增加77%。另外,5号线的42节新车到位后,其发车间隔也将由4分钟缩短至3分钟,运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此外,一辆辆新车的投入使用,也将为北京地铁在奥运期间的客运工作带来新鲜气息——北京地铁公司力争在奥运前,将2号线换成崭新的空调车,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还带有空调功能,会在炎炎夏季为地铁乘客带来丝丝凉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