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
2008-6-25 11: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宁波市物流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汪浩 兰振东 葛洪磊
2006年,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启动以来,港口生产运营业绩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0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总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宁波-舟山港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码头能力总量不足,港口岸线利用粗放;港口发展水平与岸线资源分布不平衡;港口的经济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集疏运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港口作用进一步发挥。
发展战略须高瞻远瞩
借鉴国外港口一体化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围绕“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际枢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港口群作出积极贡献”这一总体目标,宁波-舟山港可以采取如下四大发展战略:
“浙江战略”:即加强与嘉兴港、温州港和台州港等港口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大浙江省内“无水港”的建设力度,增强宁波-舟山港对浙江省的辐射能力;
“长江战略”:选择长江中下游港口为突破点并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与大型货主企业的合作关系,并寻找合适的船东合资建立到达宁波-舟山港的江海直达支线船公司,或与船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江海支线运输;
“铁路战略”:构筑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对浙江省内边缘地区的辐射能力,并将宁波-舟山港的腹地延伸至浙江周边如江西、福建、安徽等省;
“沿海战略”:加快宁波港域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开辟,开展与沿海周边港口的内支线运输,挖掘中转箱潜力。
保障实施须脚踏实地
两港必须系统规划 港口规划必须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框架下,
将宁波、舟山两港城的发展优
势和区位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针对宁波、舟山两港域未来
的发展态势和定位进行港口临
水岸线的规划,同时还要充分
考虑港区与内陆集疏运体系、
物流基础设施的衔接,后方堆
场和库房的预留以及临港工业
的布局。争取浙江省相关部门
的支持,建立有效的宁波、舟
山两市协调工作机制。
口岸环境尚须优化 宁波、舟山口岸监管模式可以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基础上,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视同一个关区的内部监管机制。同时解决宁波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与海关、海事、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问题;加快宁波电子口岸信息系统与舟山电子口岸信息系统、省内其他口岸信息系统等对接,并融入全国统一的电子口岸系统。
充分发挥保税经济优势 以梅山保税港区获批兴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现有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保税经济区的物流功能,增强区内与区外的物流互动功能。要建立保税物流园区协调管理机制,如组成保税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设计协调工作制度等,继续推动 “区港联动”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展。
构建现代物流服务网络 努力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以公、铁、水、管、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港口物流网络的无缝连接。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以海铁联运、江海联运与河海联运为重点,形成以多式联运为主要形式的物流运作体系,将货源腹地延伸至长三角地区以及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同时建立适应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港口物流园区和以煤炭、油品、化工品、矿石、集装箱和粮食等货种为主的专业物流中心。
建设港口战略联盟 深化与温州港投资合作,合作建设、改造和经营码头,开辟内支线,参与灵昆物流中心项目;推进与台州港业务合作,发展进口转关内支线和出口内支线,参与集装箱码头建设;拓展与嘉兴港的企业合作联盟,租用或合资建设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多用途散货码头,开辟内支线,探索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
培育港口物流企业 借鉴多种模式培育港口物流主体,如引导传统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航运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及配送物流服务;将港口系统的自理物流作业剥离,整合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商;纵向联盟与横向合作,即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企业建立长期的一体化合作关系,港港合作,包括港口间的资本渗透、相互持股、码头经营、内支线经营等;积极引进国际前百名的物流企业,重点培育几家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积极扶持本地承接港口物流离岸外包服务的新型市场主体。
采用先进物流技术 目前物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提高港口体系运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如一体化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现代化集装箱运输技术;车队运输线路优化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