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稳定器"

2008-6-22 12: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华网银川6月22日电(记者 章利新 周健伟 刘晓莉)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粮仓,宁夏今年的夏粮丰收在望。据自治区农牧厅介绍,宁夏今年夏粮预计将达到60多万吨。 
    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赖伟利说,近年来,宁夏粮食播种总面积和产能都稳中有升,其中2007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90万亩,比上年增加8.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316万吨,预计到2012年粮食产能将达到350万吨以上。 
    宁夏河套平原自古就是“塞上江南”,以盛产优质稻米而著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宁夏水稻的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产能每年都在不断提高,目前单产在600公斤左右,优质稻品种占90%。而且,每年有约20万吨(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输往区外市场,主要是西北其他地区。 
    此外,在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每年有40万吨输出,约占玉米总产量的30%;马铃薯有100万吨(未按折粮计算),约占总产量的50%;小麦总产量约80万吨,有出有进,基本平衡。 
    目前,宁夏人均占有粮食在500公斤以上,居西北地区之首,全国第五位。此外,宁夏80%的耕地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具西北之首,深受市场欢迎。 
    “与宁夏相比,中国西北其他地区的粮食单产和人均占有水平普遍比较低。”粮食专家崔永庆告诉记者,“宁夏作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担负着稳定区域粮食安全的任务。” 
    为了切实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今年宁夏重点在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上开展了高产创建活动,范围涉及自治区所有县(市、区)和农垦农场。目前,全区共落实粮食高产创建示范93万亩,建立农业部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点6个。 
    赖伟利说,由于宁夏粮食种植仍未超出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度,优质高效作物和新品种还在不断推广,“宁夏的粮食生产潜力依然巨大,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稳定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宁夏在粮食生产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推动着宁夏现代粮食加工和物流业的发展。2006年以来,宁夏粮食综合商品率在60%左右,区域粮食生产由过去的主产区逐步发展为产销平衡区。 
    据了解,有“旱码头”之称的宁夏吴忠市有粮油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产品远销陕、甘、青、蒙等7省区103个县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和集散地。 
    银川市目前也正在建设大型的粮食物流及商贸服务园区。据介绍,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年周转总量达到200万吨,将充分利用银川的区位优势,以现代物流缩短西北地区粮食流通时间,降低费用和损耗。 
    宁夏粮食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史惠荣介绍说,仅仅西北区域中心城市银川的辐射功能就能带动方圆500公里的陕、甘、宁、蒙地区1000万人口粮食的供需和市场发展。 
    “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也使得宁夏对西北地区粮食的安全与平衡作用更加灵敏,更加突出。”史惠荣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