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眼千年,转身看物流——秦国的水利工程

2008-6-21 0: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PS:其实这篇算不上古代物流,因为文中的两大水利工程主要是用来灌溉,用于水运的不多,不过因为有都江堰,舍不得放弃, 而且,在下又比较喜欢秦统一前几十年间的的那些故事,所以就写了。 
    关于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过,早已经被人说烂了,我就不说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古往今来,有太多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苏徇的《六国论》就是比较出名的一篇。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一大堆原因来,这也不是我能评得了的。 
    这里先说一个故事。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欲灭楚,问青年将领李信伐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答需20万。秦王政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人不可。政以为王翦已老,李信“果断壮勇”,遂命李信及蒙恬为将,率20万大军伐楚。楚将项燕大破李信军,秦军损失惨重,退出楚境。 
  秦王见李信大败,亲自到频阳(今陕西富平县)请已告老还乡的老将王翦复出,率60万大军,伐楚。 
  60万大军,据说是当时倾全国之兵,而王翦的策略:坚壁自守,避免决战。甚至还在军队里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不知是为麻痹敌人还是想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 
    倾全国之兵,60万大军,60万张嘴(不算上马),而且还不采取速战速决,跟楚军比耐性。这与其说是王翦和项燕的谋略之争,还不如说是秦国和楚国的经济之争。当时项燕也倾全国之力,坚壁自守,只是受不得楚王的催促,不得已出战。虽然楚王昏庸是一方面,但我想,秦国能支撑王翦的60万大军在阵前“嬉戏”,而且嬴政还要先后5次被王翦派人要求赏钱赏房赏田(这里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查),如果不是当时秦国真的国库充足,经得起这样消耗,搞不好以嬴政的英武,也会弄出个阵前换帅的蠢事来。(^_^前戏写太多了) 
    秦国能支持60万大军的军粮,就是靠两大粮仓,巴蜀和关中,这两大粮仓,却是靠两大水利工程发展起来的,那就是都江堰和郑国渠。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于是,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有治水经验的农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都江堰水利工程除了以上的主体工程外,还包括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其最伟大处,是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和水运的作用。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归根结底,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从此,巴蜀也一直成为兵家的战略要地。 
  而“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也成为后世治水的准则。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8226;波罗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8226;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的影响 
  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经受住2008年5月12日8级的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严重威胁都江堰及其文物,二王庙、青城山道观等都不同程度受损,不过不幸中的大幸,都江堰水利工程尚算完好,又一次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郑国渠: 
    远古时候,泾河与渭河经常泛滥,给关中带来大量肥沃的淤泥。但由于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开发。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使渠水由高向低实现自流灌溉。为保证灌溉用水源,郑国渠采用独特的“横绝”技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让河水流入郑国渠。郑国渠巧妙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郑国渠的建设,很是富有戏剧性。除了秦国本身需要发展水利外,还是由当时的政治、军事决定的。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公元前246年,韩国处于崩溃的边缘,韩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疲秦”的策略:以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在当时,各国没有常备军队,全民皆兵,而修郑国渠这样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国要动用所有青壮年劳力,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这必然要影响到秦国统一战争的进程。韩国想借此求得暂时的安宁。  
  肩负救国使命的郑国到咸阳宫见到了相国吕不韦,提出了修渠建议。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嬴政13岁即位,当时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把持。商人出身、并非秦人的吕不韦一直希望做几件大事来显示治国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郑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吕不韦当年就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公元前237年,秦王已经主政,在郑国渠快要完工时,秦国识破韩国“疲秦”的阴谋,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这里不得不赞叹嬴政的务实,为了统一天下,他可以低声下气的去求王翦出征,并把全国的60万军队交到王翦手里;也可以重用间谍郑国,让他兴修水利。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关中成为天下粮仓。据史学家估计,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的军粮。据说,当时的天府之国,说的不是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而是指关中平原。古人用“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来形容关中。 

    一个新的秦国,矗立于世人眼前。都江堰和郑国渠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阴影之下,巴蜀和关中,南北呼应的这两大战略要地兼粮仓,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秦灭六国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韩国的疲秦之计,彻底成为强秦之策。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巧合的是,隋末的李唐,也是居关中和巴蜀,从而统一全国之的。好像历史总是在不停的轮回,却又一直在发展,也许就是在螺旋的前进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