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海岸新区:助推河北沿海第三增长极

2008-6-16 13: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 
    蔚蓝色的渤海湾,发展大潮奔流涌动。 
    沧州市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着重开发渤海新区;唐山市以“蓝色思维”改写煤都历史,全力建设曹妃甸工业区。面对蓝色的海洋,它们找到了各自的战略突破口。 
    同属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秦皇岛将打一张什么牌?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对于两个城市的热火朝天,秦皇岛略显沉寂。“建设黄金海岸新区,使其成为沿海强省总体布局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增长极。”—6月2日,在省委办公厅、省社会科学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建设黄金海岸新区,打造战略增长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决策者为秦皇岛擘画了一个更富激情的未来。 
    独辟蹊径,“黄金海岸新区”将成港城新引擎 
    秦皇岛的明天在哪里? 
    秦皇岛人把目光放到了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一片尚未利用的土地。 
    这块土地东起戴河口,西至滦河口;北起抚宁县境内的京哈铁路、昌黎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南至沿海海域。涉及119个行政村、12.3万人口,总面积425.8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69.6公里,荒滩24.6平方公里。 
    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海水浴场、国内独树一帜的海岸沙丘、近海湿地七里海、连绵不断的防护林带等宝贵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2006年12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秦皇岛市成立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对西部滨海岸线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从那时起,秦皇岛人就开始了对这一区域的规划研究。 
    与渤海新区、曹妃甸重点发展重化工、制造业不同,黄金海岸新区这块被秦皇岛人寄予了厚望的土地,在发展路径上独辟蹊径,把目光放到了发展第三产业上。 
    “将大型娱乐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努力打造中国顶级休闲娱乐产业群,并联动房地产、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使之成为河北一个富有潜力的增长极”,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在会上介绍说,黄金海岸新区战略定位是努力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新区和休闲文化中心”。 
    “只有发展服务业,才能使秦皇岛以差异化的发展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省社科院院长周文夫等众多与会专家学者对黄金海岸新区的这一定位表示认同。 
    “在战略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即战略三构面。说的是企业、区域的发展在战略谋划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经营范畴,二是核心资源,三是事业网路”,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颜廷标研究员说,“秦皇岛将来干什么,黄金海岸新区怎么定位,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要明白秦皇岛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与唐山、沧州这两个沿海城市相比,港口、岸线资源这些别人有的秦皇岛都有。除了这些,秦皇岛还拥有另外两个城市不具备的海滨环境。 
    别人能干的秦皇岛似乎都能干。这一度让秦皇岛的城市定位摇摆不定。“当国内港口投资热潮兴起的时候,城市定位就偏重港口;当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提倡发展工业的时候,又转向了工业。此种情况表明,秦皇岛城市定位并未取得共识,更说明秦皇岛对自己的核心资源认识不到位。”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鲍龙提醒。 
    对于秦皇岛而言,重要的不是看到自己有多少和别人一样的,而是有多少和别人不一样的。重要的不是能干别人干得了的,而是干别人干不了的。 
    秦皇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滨海环境优美。 
    省发改委副主任于明说:“秦皇岛未来的发展不是一般化的发展,而是从放大核心资源中寻找机会,从核心资源中谋求发展思路,在优势中进一步凸显优势,这是秦皇岛成长壮大的根本出路。” 
    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陈璐研究员说:“鉴于秦皇岛产业和发展模式的局限,若不想被周边城市边缘化,必须在消费和投资两个引擎上下功夫,保持20%以上增速。而实现这一目标,也客观决定了秦皇岛必须充分发挥固有优势,打造新的优势。” 
    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颜廷标研究员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更多的是解决吃的问题,就是发展农业。解决用的问题,就是发展工业;下一个阶段是解决享受的问题,就是发展服务业,包括优化我们的生态空间。所以全面解决农产品、工业品,接下来是服务产品、生态产品,这恰恰是秦皇岛市比较突出的优势。” 
    因此,谁先把握了消费市场,谁就会有未来的经济增长。依据秦皇岛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特点,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坚持错位发展,所以提出打造休闲文化中心,这也是与我省建设沿海强省整体布局相适应的。 
    秦皇岛周边的东北、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城市均以资源和制造业作为主题定位。与这些城市相比,秦皇岛发展制造业处于明显劣势,反而在发展消费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金海岸,新空间:“大秦皇岛”破解空间制约 
    建设黄金海岸新区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破除秦皇岛发展的空间制约。 
    背山面海的地貌特征和城港一体的布局特点使秦皇岛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局限。港口占用了大量海岸线资源,传统的城市功能既无清晰的区划,又没有更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与港口发展存在空间上的矛盾,空间不足已成为秦皇岛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 
    没有任何城市再愿意摊大饼式地向外发展了。寻求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摆脱漫溢式发展模式,跳出主城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在原有城市三组团(山海关、海港区、北戴河)的基础上,开辟黄金海岸新区为第四组团,既能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又能缓解主城区压力,为临港产业提供更大空间,也为黄金海岸、南戴河区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长远看,建设黄金海岸新区,使之成为连接西部岸线与周边区域枢纽,拉近昌黎、抚宁与城市区的距离,可以将昌黎、抚宁两个县城发展成为卫星城区,建立起“4+2”模式的大秦皇岛城市框架。 
    “表面看,秦皇岛的发展有很大制约,如果从全局看,潜力大于制约。海港区的港区占7.5平方公里,通过合理组合把这7.5公里倒出来,效益会大很多。黄金海岸新区有20多万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那么好的环境,又有未利用的土地,还有很大潜力。”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俊杰说。 
    目前黄金海岸新区服务业档次低,感觉水平落后,属典型的“一流的资源,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开发”,与优质的岸线资源不太匹配,也与秦皇岛的旅游地位不相称。 
    秦皇岛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洪卫说:“黄金海岸管理区拥有69.6公里海岸线,占我市全部海岸线的65%左右。从产出效益相对来说比较低,每公里岸线产生的价值仅为4.5亿元。上海每公里产出GDP是60亿元,威海每公里产出GDP是124亿元,我们是4.5亿元。按照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悖论形成落差意味着存在着明显的反优势,破解经济发展悖论,充分释放潜能,就可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秦皇岛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好了空间资源问题,以“大秦皇岛概念”替代“小秦皇岛概念”,则产业发展的空间资源问题得以解决,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则有望得到优化。目前,秦皇岛重工业、临港产业和物流业、制造业、消费产业区的东西流线性布局,黄金海岸新区发展休闲文化产业和种植园经济不仅符合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做到了既提升第一产业,又兼顾工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 
    宁可晚开发也不乱开发 
    无论是与会专家,还是当地决策者,对开发黄金海岸新区都持慎之又慎的态度。 
    “如果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不快,我们就是庸人。如果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从而破坏生态,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如此表态。 
    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慢了不行,但是秦皇岛环境生态建设搞不好更不行。 
    “生态良好是秦皇岛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也应该成为黄金海岸新区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富裕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但是相比较而言,生态和环境良好的地方正在减少。物以稀为贵。秦皇岛的知名度和它的重要性将会日益飙升。”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陈璐研究员说。 
    如果环境受到破坏,秦皇岛将不能称为秦皇岛,弱项经济发展没有强起来,环境优美和生态良好的强项反而弱下去了,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说弱项一定要强起来,但强项不能弱下去。 
    “黄金海岸作为一个世界少有、国内罕见、华北唯一的珍贵资源,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始终如一打‘生态牌’。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无法向后人交代。”省环保局环评处副处长张大鹏这样强调。 
    省社科院副院长孙世芳研究员说:“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很划算,但细算起来不划算,比如说搞煤能赚到钱,过去每吨煤收益十几元。换一个角度想,若是把煤码头、煤场的空间用来做其他产业,比如搞高科技产业、高级物流、游艇俱乐部等,未必比这个差。” 
    “黄金海岸有与美国好莱坞相似的自然环境,且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阳光充足,日照充分,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地势开阔,大海与沙漠风光俱拥。这种天然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宜影视产业的发展。”燕山大学副教授梁兴辉建议说。 
    省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陈万钦研究员在谈到产业选择时则建议:“既不影响新区的旅游核心功能,保持现有特色,又能增加新区的经济收益;既不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又能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就是在继续拓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建立研究生教育研发基地。” 
    专家们的建议各异,但总的原则是相同的。黄金海岸新区应该侧重培育高端旅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高新技术、服务外包、海洋经济、种植园经济等洁净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坚决不上重化工业、一般性产业和有污染的企业。 
    防止沿海塌陷:构建起沿海串珠状的空间结构 
    黄金海岸新区开发,不单对秦皇岛意义重大,对于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秦皇岛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具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最早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年,虽然有了大的发展,但横向比较,发展状况不好。总体发展水平与所处地位并不相称。近年来多项指标甚至出现退位。 
    与山东的威海比,威海与秦皇岛原来都是县级市,区位条件、辖区面积、人口规模都基本相当,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也差不多。但是经过20多年发展,2006年威海地区生产总值1269亿元,是秦皇岛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697亿元,是秦皇岛的3.3倍,地方财政收入70.1亿元,约为秦皇岛的2倍,差距拉得很大。 
    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从我省目前的情况来讲,秦皇岛、唐山、沧州首当其冲。现在唐山和沧州都有了自己发展的重要引擎。 
    陈璐研究员说:“纵观渤海湾西岸地区生产力布局,辽宁沿海五点一线正在崛起,相比较而言,秦皇岛西部沿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较薄弱,有‘塌陷’的危险。建设黄金海岸新区,将会加强这一区域的经济实力及其向内陆的辐射能力,很好地补上这一‘断裂带’。与沧州临港地区、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遥相呼应,构成渤海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从而平衡渤海湾西岸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沿海地区和谐发展。” 
    黄金海岸新区开发,有助于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提高我省在环渤海经济带中的综合竞争力,有助于构建起沿海串珠状的空间结构,促进秦皇岛市乃至我省的跨越式发展。 
    透过黄金海岸新区,我们看到秦皇岛更加辉煌的未来,也看到一个更富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河北沿海隆起带崛起于渤海之滨的光明前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