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2008-6-1 10: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密政〔2008〕4号


新密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重要支柱,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商贸龙头企业1—3家,年交易额超2亿元的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1—3家。
二、工作重点 
(一)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辐射范围广、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金成时代广场、兆吉新世界、屏峰商场、百货大楼、上海商场、万客隆生活广场等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设施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收购、托管、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提升业态层次。积极引进客商参与我市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改造,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商贸流通网络。制订《新密市零售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结构合理、各具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和完善三级商贸流通网络新体系。一是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加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集聚,高标准规划建设5个城市区域性商业中心。二是加快发展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三是各乡镇要充分发挥镇区辐射功能,科学规划和布局商贸流通设施建设,组织引导民间资金,适度向商贸流通业发展倾斜。全市重点规划建设10个乡镇级商业中心。通过三级网络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业态先进、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网络新体系。
(三)加快特色商业街建设。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规模经营、特色突出,重点推进、打造品牌”的原则,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提升我市商业街的整体规模、档次、品位、特色和管理水平。一是要尽快制订我市特色商业街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商业资源。二是要突出重点,强力推进,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选择几条重点街区, 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各具特色、业态先进的商业街示范街区。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四是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商品特色、经营特色、建筑特色、人文特色,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五是要制定特色商业街命名和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促进特色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打造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我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购物、餐饮、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特色名街,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街管理体系,使特色商业街成为弘扬商业文化、引领时尚消费、扮亮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活力的窗口。
(四)发展夜间消费市场。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繁荣夜间消费市场,培育夜间购物市场;建设和开辟更多适合夜间消费的场所,吸引推动夜间市场的繁荣;发展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特色街区,规范夜市经营;发展夜间文化娱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消费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间休闲项目,加大设施投入等措施,加快培育夜间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夜间消费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活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引导和促进消费,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繁荣和发展夜间经济。
(五)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把发展大众化餐饮作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密围绕服务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和谐的宗旨,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有效资源,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培育一批大众化餐饮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大众化餐饮的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启动早餐工程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的原则,以培育早餐骨干企业、发展早餐连锁经营和推进标准化生产、统一配送为重点,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卫生、环境优美的早餐服务网络,使我市早餐市场逐步向企业规模化、管理规范化餐饮服务网络,形成以大众化餐饮为主的餐饮产业结构,满足广大居民的早餐消费需求。
(六)进一步优化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加快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升级。制订《新密市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园区建设,优化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和结构,加速商品交易市场产业聚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商品交易市场园区建设的组织和政策保障,对于已具备开发条件的园区要尽快明确园区建设范围和土地权属,借鉴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市场入驻。结合我市实际,充分发挥紧临省会郑州的商品集散地优势,规划建设若干个以建材、服装、小商品、农资、钢材及农产品等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辐射能力。一是依托商品交易市场园区建设,重点扶持优势行业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吸引外来投资等手段,打造一批年交易额超3亿的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二是完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细化商品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协调发展,积极支持产地市场建设,增强商品交易市场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三是鼓励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引进物流配送、电子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市场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影响。
(七)积极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以国家商务部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为契机,加强国家及商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加速发展社区商业网点建设。通过搭建社区商业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延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消费。围绕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积极引导大型商业企业到社区设立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商店、标准化菜市场等,提高社区商业设施的档次,改善社区居民消费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
(八)强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利用郑州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和信息港“四港”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依托郑少高速公路、郑石高速公路和省道等物流结合点,大力发展包括煤炭、耐材、造纸、建材、服装、石雕等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园区。运用现代信息及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新密,提升我市物流业整体水平和形象。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务求实效。加强对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领导担任,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涉及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商贸流通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二)加大支持力度。设立现代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改善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打造平台、提升城市商贸流通业整体形象等公共服务方面建设项目;对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的引进,龙头企业的培育,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提升改造,新型业态的推广运用;推进物流园区、商品交易园区、特色商业街建设,以及夜间消费、早餐工程、振兴老字号、酒类管理、社区“双进”等各项工作的实施。
(三)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创品牌。对发展业绩突出,品牌效益明显,进入国家级、省级同行业前列,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商贸流通企业,市政府采取奖励、贴息等方式进行重点扶持。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金鼎店”的商贸流通企业,市政府给予5-10万元奖励;对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名牌”、“河南老字号”、“河南豫菜品牌示范店”的商贸流通企业,市政府给予1-5万元奖励;对商贸零售企业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2亿元、3亿元或缴税额首次突破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的奖励。
(四)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增加办事透明度,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规范市场主体和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地方性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维护市场流通秩序;规范投资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对大型商业网点设施建设和大型商业项目的设立逐步推行听证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加强诚信教育,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五)建立激励机制。为推进我市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努力营造比贡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的企业和职工为我市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全市商贸流通企业中开展新密市突出贡献商贸流通企业、突出贡献企业家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