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势而动遨游油运市场

2008-5-2 10:47: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航运市场特别是干散货、集装箱运输市场一派繁荣。相比之下,油轮运输市场表现得略显低迷,各主要航线运价纷纷下跌。 
    今年,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油价高企以及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形势下,油轮运输市场走势更是变得扑朔迷离。 
    油轮船东如何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规避风险,提升业绩? 中国最大的油运企业——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交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做强船队对抗市场走低 
  据了解,2007年原油价格高企与美国高库存等制约了原油的需求有关。国际国内积极寻找新型替代能源、发展节约型社会,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成为时代潮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原油的需求。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07年,但石油需求和产能都将有所提升。 
  中海发展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士家分析认为,总体而言,国际原油和成品油运输需求继续上升,运力供应增幅较大,高油价趋势延续,运输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运价走势将继续维持震荡整理格局,受消费需求刺激,运价出现阶段性好转亦有可能,VLCC(超大型油轮)年均运价有望高于去年水平。 
  “2007年油运市场步入低谷,2008年仍将处于航运调整周期之中,但总体上不会差于去年,当然,下调过程不排除有短期的回升。”茅士家进一步解释说,“尽管市场下调,还是在盈利点的上方,油运公司钱还是能赚的,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我们期望的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回报率,所谓下调只不过是由于运价、成本和利润发生了周期性的调整,这种调整还不至于造成船东公司出现亏损。” 
  石油、干散货和集装箱这三大运输市场中,石油运输市场的关注度似乎不高,然而,它的发展空间却非常大。茅士家说,油运市场发展空间之大,使我们有理由对市场保持乐观。2007年我国原油进口1.63亿吨,比2006年增长11.2%。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50%的石油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这个比例还在上升。根据“国油国运”目标,到2010年,我国进口石油的50%将通过国轮来运输。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每年至少需要80艘VLCC,而目前只有20多艘,中海油运占到了其中的20%左右。 
  “我们理想的船队规模是要达到1200万载重吨,VLCC不少于20艘。”茅士家强调,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油运公司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自己做强做大,如何将中国的油轮船队做强做大。他透露,到2010年,中海油运的VLCC将由目前的4艘发展到12艘,进而跻身世界级油轮船队的行列。届时,中海油运油轮船队的规模将达到800-850万载重吨,进入世界独立船东排名的前10位。 
重视与大货主合作 
  油轮船队自身的发展要受到多方制约,除了贸易上的买卖关系之外,运量和运力之间的失衡也会有很大影响。茅士家说,目前石油运输需求是每年增长4%左右,但是近两年运力供给的增长达到了8%左右,运力供给增长远大于运输需求增长,所以造成了目前运价的下调,当运力供给与运输需求达到新的平衡,油运市场企稳甚至走高也在情理之中,由此便形成了运输市场所谓的周期性。 
  茅士家分析,如果是按照运力和运量正常的匹配关系来讲,预计油运市场将从2009年末开始好转。主要依据来源于单壳油轮淘汰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去年韩国海域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使得很多国家对于单壳油轮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油运市场将可能在2010年迎来下一个上涨的周期。当然,市场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今年的市场可能比去年要好,是考虑到一部分单壳油轮提前退出市场,进行改造,普遍的改造周期为6-8月,短期内运力减少,短期推高市场”。 
  据了解,中海油运根据外贸下调、内贸稳定的市场特征,利用公司船舶内外贸兼营的优势,合理调度,平衡运力投放。市场运价阶段性高位时,加大西线市场开拓,优化沿海货源结构,加快船舶周转,致使在市场下调的情况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 
  茅士家强调,重视与大货主合作,确保大合同,这是中海油运取得稳定效益,保持强有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核心。与中石化的长期合同以及与联合石化签订的包运合同,不仅为中海油运承运稳定货源、巩固市场份额提供了保证,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海油运的租船业务打破了“有多少船干多少事”的传统经营模式。去年,中海油运紧密跟踪国际租船市场动态,从国际市场租赁了一艘4.7万载重吨的油轮加入POOL(国际运输联营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租船经营,接着,又签订另一艘同类型的船舶租船合同。去年上半年,该公司自有船“柳林湾”轮进入美湾的POOL。船舶租赁和加入POOL经营,给公司拓宽眼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带来很好的裨益。 
  据了解,国际石油运输公司30-50%的运力都是租来的,而中海油运现在有95%的运力都是自有运力。因此,中海油运的租船目标是,“十一五”末租船比例要达到15%,“十二五”末不低于30%。同时,将使租船结构合理,而且租船具有周期性,使得租船占到船队35%左右,最多不超过50%。 
倡导建立国内油轮船东VLCC联营体 
  一直以来,中海油运认真推动船东合作,积极倡导建立国内油轮船东VLCC联营体。茅士家认为,目前中国的油运公司需要完善两个方面的合作,一方面要形成协调机制,增进共识,达成合力;另一方面,还要和国际石油公司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签订COA(包运合同)的长期协议,目前来看,签订COA长期协议的定价机制不是很贴近船价市场和运价市场,毕竟船货双方都需要合理的回报。 
  “只有组建中国油轮船东VLCC联营体,才能以整体的力量去和国际石油公司谈合作”,茅士家分析,油轮船东50%以上的运力通常需要由大货主的长期合同来保障货源。油轮船东的风险很大,一艘30万吨级的VLCC目前造价在1.5亿美元左右,加上燃油价格高企大幅增加了运输成本,如何才能实现经营收支平衡?走船东“竞合”形成合力、开展与国际大货主的运价协商合作之路,是国内船东维护整体利益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的油运船东应共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将单独经营和联合经营相结合。从长远来看,不光要满足“国油国运”需要,还要满足国际石油运输市场的需要。 
  “我们希望国内主力油运企业能够组建联营体,集中运力,形成共识,优势互补,推进战略合作。目前,作为中国船东协会油轮运输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中海油运正在积极牵头做好这件事。”茅士家如是说。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欧阳木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