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将至 包装待“绿化”

2008-5-16 10:0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实习记者 李娜
编者按
    绿色物流包装是指产品设计、生产时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使用后易于回收或自行分解回归大自然,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损害的物流包装。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需要实现包装的绿色化。
    随着6月1日 “限塑令”的到来,关于绿色包装的问题被众多媒体提及,而物流企业在绿色包装中将受到怎样的冲击,而又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这是一个亟须面对的问题。
    如今,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环境规划也开始纳入到物流范畴中来。随着绿色物流的提出,作为大量耗用能源、材料,以噪音、废气严重破坏环境的物流业,对自身的发展也应具有超前意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加紧研制和开发各种绿色产品,而产品的绿色包装作为绿色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物流包装亟须绿色化
    包装具有保持商品品质、美化产品、提高商品价值的作用。当今大部分商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既是产品制造的终点,又是物流开始的起点。由于包装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且包装废弃物造成了大量的城市垃圾,使得发展绿色包装迫在眉睫。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把绿色包装概括为按 “4RID”原则设计的包装,即Reduce(减量化)、Reuse(能重复使用)、Recycle(能回收再用)、Re-fil(能再填充使用)、Dwgradble(能降解腐化)的包装。
    据了解,北京的许多生活垃圾是过度生产、过度包装、过度营销、过度消费 “制造”的。北京计划立法并制定相关政策,变对垃圾的事后被动处理为管理重心前移,从最初产品设计、选购、包装、消费等进行全程监管,控制垃圾产生,对过度垃圾实行收费、罚款。
    而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加上“限塑令”的推行,物流企业包装绿色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过度垃圾并非北京“头疼病”,是全国所在城市的“并发症”。而绿色包装的推行势必减少因过度包装所带来的“白色污染”。
■绿色包装标准亟待出台
    绿色包装是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而具体到物流企业,在进行包装绿色化改造时,要使用环保材料、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而且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提高产品竞争力。其包括包装模数化、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包装多次或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等。
    有专家在提到过度包装时,会觉得这只是市场效应,老百姓不去买,过度包装就会销声匿迹。但也有人表示,过度包装商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公款。因此,从立法上进行规范是迫切之题,在立法的基础上,加以制定绿色包装标准并贯彻执行才是最终目的。
    有学者表示,如今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标准,连馒头、月饼、粽子都有了 “国标”,可十分重要的绿色包装 “国标”,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出台国家级绿色包装标准可谓势在必行。这个标准应涵盖所有食品和生活用品,坚持节俭、简装、绿色、环保的原则,少用或禁用木质和金属做包装材料,明确各类商品包装用材、规定包装成本占商品价值的比例,并将包装用材和成本标明在商品说明书中,便于消费者监督。
■如何实现“绿化”包装
    目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工业品特别是消费品的包装都是一次性使用,不仅消耗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不少包装材料是不可降解的,它们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物流企业对绿色物流不甚了解,对绿色包装不清楚。可见绿色物流的推广,还需要媒体的宣传、相关政府部门和机关的倡导。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绿色物流,应加强绿色包装意识、推行绿色包装设计,采用新型包装材料、加强物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施绿色标志等。
    绿色包装方式必须满足包装材料的绿色性,包装产品制造环节的绿色性以及包装材料消耗的最少量化。而要减少物流包装材料的消耗,是要考虑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结构是采用集合包装方式。
    而重用的物流包装容器在其储存和运输上一定要方便、成本低,并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一般在容器的适当地方采用活动的联接方式使其可折叠、可拆卸。现在出现的这类容器有三种:一是有盖(从中间分别向两边打开)或无盖的四个侧面设计成具有一定楔角形式的塑料制可套放的物流包装容器。它们套放在一起,就可降低其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二是铰链联接。四个侧面可拆卸,并与底部、顶部分离的木质散货包装容器,经过拆卸后,就可将其折叠成平板状,方便储运。还有一些用于散货、小件杂货等物流包装的金属制网箱也都采用这种可拆卸的结构形式。
    集合包装是将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产品,装入具有一定规格、强度和能长期周转使用的更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的搬运单元的包装技术。它能节约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还能促使物流包装标准化和规格化。集合包装的方式较多,如集装箱集装袋、托盘集装、无托盘集装、框架集装等。
    此外,可以借鉴相关其他国家经验,如日本在建筑材料的配送上就充分体现了绿色物流这一概念。日本建筑材料的共同配送可以将物流成本降低10%;建筑固体废物的共同收集可以将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8%,不但减少最终处理量,同时可以减少由于大量、低装载、单程运输造成的高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减轻对城市交通及环保污染的压力。
■链接
    “限塑令”:日前,3项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3项国家标准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21660—2008)、推荐性国家标准 《塑料购物袋》(GB/T21661—2008)和《塑料购物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评价》(GB/T21662—2008)。标准还对塑料购物袋的术语与定义以及提吊能力、封合强度、漏水性等物理力学性能,塑料购物袋的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提出了要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