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港口带动经济大发展

2008-5-15 18: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繁忙的贵港港口码头  
  贵港,贵在有港。贵港市委书记赖德荣在接受广西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作为1995年才升格为地级市的广西内河港口城市,贵港在十多年的发展里,始终没有忘记“以港立市”的初衷。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贵港就着手港口、交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港口带动”、“港口兴市”、“港口富市”、“港口强市”……在十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贵港逐渐积累了一套港口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全面拓展,以及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提出,贵港在多区域合作的机遇中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港口经济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至2007年,贵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50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000标准箱,分别增长10.13%和34.82%,占广西内河主要港口吞吐总量的80%,继续保持全国内河大港13强和华南、西南内河第一大港的地位。今年1月至4月18日,贵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55万吨,同比增长51%。
  人人开口必言及“西江”
  同样作为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贵港与梧州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
  与梧州一样,贵港港口的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曾遭遇过“滑铁卢”。黎钦铁路、南防铁路、南梧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得西江水道,贵港、梧州港口不再是云、贵、川货物南下粤港澳的“华山一条路”。贵港、梧州港口航运直线衰落。
  但与梧州不一样的是,在梧州水运一蹶不振的时候,贵港港口对接铁路,面临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却仍然受到许多货运商人的青睐。
  贵港市交通局副局长黄基这样描述说:“1997年以前 ,贵港港口的状况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收费重,关卡多,手续繁。”但这被贵港人后来称之为“水上三乱”的境况,并没有挡住货运商人的脚步。他们中途辗转,费经周折,在黎塘或兴业站提前卸下货物,通过汽车转运到贵港,再转为水运。
  或许正是许多货运商的这一份坚持,让贵港人对于港口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贵港贵在有港,贵在有西江黄金水道。而近几年来这种认识更加明朗而坚定。
  在贵港的采访之行,人人开口必言及“西江”、“港口”、“航运”,可见港口的作用和影响在贵港已深入人心。思之梧州,自西江水运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衰落以后,经过十多年的等待,梧州人重振西江航运昔日辉煌的热情和信心,却似乎已经慢慢淡去。
  乐为他人做好嫁衣裳
  贵港市委、市政府坚决而果断地发展港口经济,是从整治港口运输环境的决心和行动中开始的:撤掉关卡、制止“三乱”、规范经营秩序、严把水运市场准入关、打击各种违章经营行为等,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逐渐优化了港口的发展环境。
    贵港市交通局副局长黄基把优化港口发展环境、加强对港口运输业的服务和引导,比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说,贵港每年要拿出上百万元,“砸”在对港口的宣传上,去年就主动争取到几个大型活动的主办权。其中,由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自治区交通厅、贵港市政府等联合举办的珠江片区航海日活动,于去年7月份在贵港市启动。航海日的一系列活动,极大地宣传贵港港航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港口的知名度。 
  贵港市交通局局长宁德林介绍,多年来,贵港市四家班子领导每年都坚持深入云、贵、川等大西南腹地,以及广州、深圳、粤港澳等地,召开各种形式的港口发展推介会,深入挖掘潜在的货主。为了把云、贵、川等地的货源更多地吸引过来,近年来,贵港市也积极为货物商谋取最大的利益。“一些政策允许的收费,我们也没有开征。单是这些收费,政府每年就少收入2000多万。”宁德林说。
  近年来,贵港也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贵港港罗泊湾作业区进港公路完成投资69%;2008年,平南武林港进港公路也筹备开工。同时,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整治工程也在加紧建设……港口环境的逐渐优化,促进了港口规模的进一步壮大。至今,贵港港拥有港口企业105家,码头泊位165个。同时,拥有跨省水运企业63家、港澳航运企业6家,货运船舶2119艘,运力110多万载重吨,占广西区总量的60%,成为了珠江水系为数不多的水运强市。
  把港口“卖”给外商经营
  2006年,在自治区交通厅一些领导并不看好的目光中,贵港市委、市政府顶住了层层压力,一锤定音地把贵港港口“卖”给了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印尼爱凯尔股份有限公司。贵港市招商局局长李兴南说:“这就是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的魄力。”
  如今,在罗泊湾作业区,热火朝天的港口建设印证了一个事实:当初贵港市的“一意孤行”并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下的破冰之举。
  自2006年5月1日正式接管贵港港口以来,印尼爱凯尔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贵港成立了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港务有限公司、爱凯尔中转港有限公司等,并斥巨资开始了对贵港港罗泊湾作业区、猫儿山作业区进行改造和建设。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恰森说,贵港港口的区位优势是无可比拟的,这是爱凯尔公司之所以看中这里的最主要原因。“我们有信心把贵港港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码头,特别是一个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吞吐量是当前部分梧州人的“骄傲”——尽管2007年梧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只有700多万吨,但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了9万多标箱,同年贵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却只有1.7万标箱。但是,刘恰森的话当给这部分梧州人一个当头棒喝。“集装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预计用三年的时间可以达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万标箱的目标。”刘恰森说。目前,一个30万至50万吨的集装箱码头正在争取立项。此外,除爱凯尔公司正在改造和建设的全区最大内河港口工程——贵港港二期工程外,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码头二期三期、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码头、台湾水泥集团白沙码头、玉林兴业海螺水泥公司东津码头等,一批专业码头也在争相恐后地加紧建设。
  如果说,依靠爱凯尔公司的雄厚实力和先进经验来加快港口建设,是贵港市委、市政府的初衷。那么其中更深刻的含义在于,希望通过这个龙头企业的进驻,吸引并带动更多的港航企业、物流企业等前来落户。2008年,爱凯尔港务有限公司等港口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与中铝贵州分公司、成都天枢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的联系,大力开拓西南、华南两地的散货和集装箱新货源。今年3月份又引入了投资1.2亿元的金山物流等一批项目,不断扩大港口吞吐量。
  解放思想的魄力,迎来了港口建设的蓬勃生机,更为贵港港初露峥嵘的物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继续做好港口这篇文章
  节节攀升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让贵港人坚信,西江黄金水道、贵港港口,将在未来贵港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更为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发展港口航运,毕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功能,继而形成以大港口为带动的大物流、大交通、大工业、大发展的格局,把贵港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才是贵港更应该思考和谋划的一篇文章。
  近年来,随着中远、中国外运等一大批大型水运企业和物流公司的落户,贵港已初步形成了沿郁江、浔江两岸建设经水路运进运出大宗物资,如水泥、钢铁、造纸、蔗糖等为主体的物流市场和煤炭配送中心。然而,目前西江沿线水泥企业每年通过水路运输的水泥有1000多万吨,而且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沿江几大水泥厂、电厂每年还有近千万吨煤炭在贵港港中转,这些都必须要有良好的物流服务。
  贵港市委书记赖德荣分析了贵港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形势,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水泥、煤炭、建材、钢铁等四大物流基地。同时要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水路、公路、铁路一体化联运体系,即南广铁路,龙邦至苍梧连接广东的高速公路,柳州至北海通向北部湾的高速公路,桂平二线船闸3000吨枢纽,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等。一体化联运体系将水路、铁路、公路三大通道合理配置,有机衔接,将形成高效的物流系统通道。
  近年来,充分认识到港口重要性的贵港正在有意识地发展临港工业。目前,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吸引了中国华电、中国华强、香港华润、台湾台泥等一批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形成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同时,贵港的制糖、造纸、建材、能源、化工、冶金、饲料等一批支柱产业链条,也在这片热潮中得到了扩展和拉长,贵港临港工业和资源型加工业两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作为临港工业的重要载体,江南工业园区、桂平长安工业园区、西江产业园、临港工业园等正在加紧建设和规划。
  走在港口航运日益繁荣的大道上,贵港人不忘忧虑和反思——随着全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红水河与左江、右江梯级电站的开发而带动航运的发展,贵港港口的发展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于是,手握着“西江黄金水道”这张“王牌”的贵港,坚持走多区域经济合作的道路,提出要全面实施“西联、东进、南下”战略。这三路出击的内涵,就是向大西南延伸,利用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城市的合作,对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把开放前沿和发展腹地紧密连接起来,实现合作共赢。(莫丽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