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物流管理 推动军事后勤变革(上)

2008-4-6 0: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和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突破了传统储运的极限,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先进性。确立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在军事后勤领域大力研究和应用物流理论,推动军事后勤的伟大变革,必将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现代物流的理论内涵出发,分析了现代物流对军事后勤发展的巨大作用,对如何应用现代物流,推动后勤变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军事后勤 变革 

  伴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兴起,现代物流以其先进的理念、独特的理论内涵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蓬勃发展。回首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不难发现现代物流绚丽夺目的英姿。它似甘泉,浇开了流通业的昌盛之花;如春风,吹响了军事后勤改革的嘹亮号声。从经济到军事、从宏观到微观,物流象是一颗神奇的种子,撒到哪里,就在哪里收获成功,它已经成为一股无法抗拒的滚滚“热流”。面对改革与发展中的军事后勤,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优越性,因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不迅速行动起来,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动军事后勤变革。本文正是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来介绍物流、倡导物流、应用物流、以推动后勤史上的这一次伟大变革。我们坚信由现代物流所引发的这场后勤变革,必将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确立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 

  现代物流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功能和魅力,是因为它充分利用和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从传统储运中脱胎换骨,实现了从内涵到外延的质变。2001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是这样界定的,“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构成现代物流的仍然是传统的运输、储存等基本功能与环节,但不同的是,它并非诸功能与环节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了系统的思想、集成的理念,以全局的策划、精确的计算为核心,把包含在生产与流通活动中彼此分割的作业环节、功能,整合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相互联系与整体运作的专业化活动。换言之,现代物流突破了传统储运的极限,具有目标系统化、要素集成化、组织网络化、服务系列化、接口无缝化、反应快速化、信息电子化、运作规范化等特征,这是传统储运所不具备的。 

  所谓目标系统化,是指现代物流并不追求单一环节的最优,而是运用系统的思想统筹规划各功能、环节,通过协调各功能、环节之间的关系,谋求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而要达到目标的系统化,就必须运用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将物流系统功能、任务、资源、信息、网络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使所有要素的运作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这恰恰就是现代物流所强调的要素集成化;至于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最优;服务系列化,是指现代物流突破了传统储运大多只能提供单一物流服务的限制,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设计和提供系列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以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正是由于现代物流具有这些传统储运所不具备的特点,才使得现代物流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表现出诱人的魅力。 

  早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军为了有效提高战时的物资保障能力,其后勤系统便尝试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军用物资的生产、筹措、储存、运输、分发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全面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这就是现代物流的萌芽。战后美军对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推广。近年来,随着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兴起,现代战争呈现出作战力量多元化、样式多样化、时空一体化等新特征,这对后勤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现代物流对后勤的巨大作用,使历经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美军,在军事后勤领域继续推广和创新物流理论,并认为这将是后勤的一场真正变革。美军马克•奥康斯基指出:“军事后勤革命是联合运用信息和现代化运输及电子商务系统对后勤系统进行的一次真正革命。……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是军事后勤革命的主要标志。” ①美军《陆军构想》中指出应对军事革命的要求,后勤的改革方案是“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运作方针,由此而产生的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系统。”  

  因此,面对我军物流建设明显滞后、后勤保障“专业分割、多头管理”的现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巨大作用,树立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应用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在更深的层次、更大的范围改造后勤,实现军事后勤的一次伟大变革。 

  二、推动现代物流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现代物流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有力改变后勤现状,从根本上集成与优化后勤资源,变被动补给为主动配送,变机械的计划分配为灵活的个性化服务,这场变革无疑对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 整合后勤分离资源,实现后勤要素的集成化、系统化。 

  我军现行的“专业分割、多头管理”的后勤保障模式是指各专业勤务以本专业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由上而下、垂直式的补给通道,各专业之间平行作业,整个后勤呈分离式平行线性保障。这一保障模式导致了补给线路细长零乱、保障对象补给分离、保障能力分散。根据现代物流理论,后勤保障必须做到要素高度集成、环节高度流畅、集约性能显著,实现后勤保障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横向一体化,就是对各勤务分离式的垂直保障通道进行整合、集约和优化。例如,对某个作战部队实施保障时,现行的模式是军需、油料、军械等部门平行作业,分别实施各自的保障。但按照物流理论,就必须整合各个独立的保障通道,形成一个或多个保障结点(即现代物流中的配送中心)和网状物流线路,经过结点整合和线路优化,选择更高质、更安全、更快捷的综合保障通道。 

  纵向一体化,就是将后勤的供应线即垂直保障通道的要素进行整合。由于从采购筹措、储存、运输到供应是专业单线运营,而造成各专业补给线的细长、脆弱,一条漫长的补给线必将是被动挨打、效率低下。然而,随着综合化、小型化、模块化的“保障功能模块”的出现,后勤保障必须呈扁平状网络化发展。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我们可以在横向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强纵向整合,优化保障层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战场物资库存量,实现从战略后方基地到战场的直达补给,扁平状网络化保障。 

  效益最大化是指在保证军事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后勤中“存在财力分散、浪费严重、重投入轻产出等效益低下的现象,影响了保障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保障效益,成为我军后勤建设的必然选择。” 军事物流的核心和本质便是整合和优化,实现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的整体最优,做到总体保障能力最大,成本最低。高技术条件下作战,财力、物力损耗惊人,要用有限的经费和物资保障战争的胜利,必须从物流理论出发,运用系统的观点,整合和集约分离的后勤资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