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通对生产的逆向控制

2008-4-5 11: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人类经济社会从自然经济步入商品经济的初期时,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工业化程度很低。这时的生产者常常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从单个再生产过程来看,生产决定流通。因为只有生产出商品后才能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脱离了生产的交换只能是无水之源。所以马克思指出“流通的前提是通过劳动进行商品的生产”,这时“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一般说来,生产越发展,社会分工越复杂、越细密,从而需要交换的商品品种、数量就越多,社会经济就越离不开交换。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交换的范围也是一定的,生产越发展,交换所涉及的范围就愈广阔。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交换对生产也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交换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因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隔离了流通过程,再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再次,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大影响。在社会分工愈来愈复杂的情况下,生产的发展愈离不开交换。而且生产发展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对交换的依赖就越大。生产的发展必须有发展了的交换为条件,交换的规模和速度与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正是因为存在着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所以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当市场经常表现为买方市场时,流通对生产有时表现出逆向控制作用。这种逆向控制是相对于传统理论“生产决定流通”的正向控制而言,指的是流通企业借助买方市场的市场格局和自身形成的市场力量对生产企业一种强化的反作用。这种逆向控制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换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着生产的速度和规模,更突出表现为:流通中商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结构;商品最终所实现的利润在分配上由生产企业占多数转而由流通企业占多数;流通企业向上游生产企业渗透,参与生产过程,实行逆向扩张(纵向一体化)。

  二、流通对生产逆向控制的原因分析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使逆向控制具有可能性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原来的短缺经济向供给相对过剩的“过剩经济”转变。由于商品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企业为了加快资金回笼以进行再生产,与经销商的交易中不得不做出种种妥协让步。市场竞争的有利可图更加刺激了流通企业对生产企业的控制欲,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控制的可能性。这种逆向控制正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2.流通组织功能的发展使逆向控制具有可能性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流通组织,从总体上受制于一定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我国流通产业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流通组织在社会产业组织变革中的主导化趋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继续提高,生产和流通以及生产和流通两部门内部都发展为庞大的系统,分工愈加精细。一方面是专业化、社会化的趋势加强,另一方面是部门间的依赖性和协作性日益加强,适应这种变化各产业又走向新的基础上的合作。这种联合的特征就是流通产业组织在整个变革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主导化的趋势。

  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的机能也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流通业已经不单纯充当生产和消费的媒介,它渗入生产、组织生产、实现消费、满足消费,不再只是跟随生产、保证生产,而且还要从经营战略上引导生产。流通企业凭借对消费市场信息的掌握,引导生产,加速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提高生产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流通的功能,扩大了职能的流通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更好地衔接生产与消费而向生产部门扩张成为可能。

  3.流通渠道的控制是流通企业实现对生产企业逆向控制的重要途径

  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的所有者组成的直接推动商品在其形态变换中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组织序列。商品流通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产销合一的渠道。生产者将商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不需要商人或流通企业在买卖中间作媒介。这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时,进入市场的商品有限,而由生产者直接承担商品交换。第二种是产销结合的渠道,是由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先后有序地共同组织和完成商品流通的全过程。第三种是产销分离的渠道,由流通企业来组织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显然这三种流通渠道是同商品的特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紧密联系,流通渠道随生产发展而表现出“自然进化”的现象,即产销分离的流通渠道是与发达商品经济最相适应的流通渠道形式。

  随着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挥作用成为独立的职能资本,更深刻的揭示了生产与交换的相互关系。由于流通企业帮助生产企业缩短流通时间,节约了流通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多数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更愿借助流通企业的流通渠道实现自己商品的销售。然而在流通企业对流通渠道实现了控制以后,必然会借助这种垄断力量实现对生产企业的控制以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这一方面是流通企业出于自身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超额剩余价值索取的需要。

  因为商品流通渠道是在商品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合理的商品购销差价是商品流通渠道形成并保持畅通的现实的内在动力,购销差价也就成了流通渠道形成与重组的一种内在机制。渠道各成员的经济利益是推动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的主要杠杆。因此就不难理解流通领域内的商业资本会借助垄断的流通渠道对生产企业实现逆向控制。其目的在于利益的争夺,对流通渠道的强化控制与垄断则是手段。这一点在我国突出表现为一些巨型流通企业在多个城市的连锁经营,实现专业化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后逐步挤占了一些生产企业的自有流通渠道而形成垄断。流通企业实现对生产企业的逆向控制可以将外部交易内部化,减少交易费用,这成为逆向控制的动力之一。

  三、对此问题几点认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交换的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流通不再简单地充当生产与消费的媒介,而是引导企业以销定产。流通渗入生产、组织生产,提高生产的有效性,加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逆向控制的现象在流通领域很普遍,这种观点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笔者以为,若因此就认为流通对生产的逆向控制是完全合理的,这一观点有值得探讨之处,原因如下:

  1.流通对生产的过度的逆向控制是为了攫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这样必然损害生产者的利益.这样由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建立的流通组织结构是不稳定的,这样的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也是不可持久采取的。在过度控制条件下的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契约安排,打破了原来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各自在理性选择模型下的均衡。

  2.流通对生产的控制依赖其在市场销售渠道方面的垄断力量,垄断会阻碍价格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扼杀自由竞争,最终不仅侵犯生产者也会侵犯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导致资源运行和配置的无效率,使得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如果政府对此种情况不加以有效规制,这种垄断后的流通企业从生产环节“定制”的产出可能少于社会所需求的均衡产量,却以高出均衡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追求最大的生产者剩余。图1表述了垄断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可以看出垄断使均衡产量由Qe减到Q1而价格由Pe上升到P1,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eEFP1,而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可由图示三角形P1FA和PeFA的面积之差表示。

  3.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就指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凭借各自的专用性资产进行专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明显可以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即使进行纵向一体化,那也是有边界的。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内边际交易费用的均衡点决定了企业最合适的经济规模。只有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交易费用时,这种对生产的逆向控制(纵向一体化)才是有利可图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纵向一体化是否合理且有利的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如果仅为明显的外在利益实施逆向控制而忽视了对交易费用的权衡比较,将被事实证明是得不偿失的。图2是交易费用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曲线, C1为企业内的边际交易费用曲线, C2为市场的边际交易费用曲线,C3为专业化生产的单位生产费用;图中S点是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最佳规模,此时企业内边际交易费用等于市场的边际交易费用。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这种逆向控制的根源或者说基础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流通对生产的逆向控制是流通对生产非常的反作用。在这种关系中,流通的引导、组织作用被过分的放大。流通与生产的关系,应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商品经济、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为基础发展一种和谐稳定的竞合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下双方的契约安排是稳定的、有效的且双方的交易费用最小。通过生产与流通的紧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大价值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也赢得自身长久持续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