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支农惠农需形成良性循环

2008-4-28 15: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各级邮政部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广阔的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农资、日用品等分销配送服务;特别是连锁经营的服务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堵住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农村市场的渠道,还对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解决农民消费中存在的“不实惠、不放心、不方便”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邮政服务农村,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为农民送去了实惠。 
  在多年的实践中,邮政部门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三农”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服务的深入,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服务“三农”有两个层面,一是“送进去”,二是“引出来”;也就是说,全面地服务“三农”,邮政需要建设好双向流通渠道,除了要把农资和生活用品送进农村,更需要把农产品引向城市或者国际消费市场;如果农产品没有良好的销路,实现农民增收就是一句空话。
  自2006年以来,农民“卖瓜难、卖桃难、卖枣难”等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说明,我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建设亟待加强。2006年12月,借助邮政的网络优势,宁夏邮政与“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签订了物流分销协议,项目运作以来,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1亿余元,其中利用邮政网络向自治区外分销枸杞产品1.1亿元,区内分销实现830万元;改造和搞活了传统的农村流通体系,打造了枸杞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物流不只是单向的,而应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服务“三农”、走进农村,送去的也不应该仅仅是农药、种子、化肥之类的农资产品和日用百货;农民更需要的是技术支持。通过邮政配送的农药农民会不会使用?化肥的效果是不是明显?农作物的收成是否理想?这些问题都需要具有一定农业种植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给予解答,对农民进行帮助。邮政作为服务其中的物流企业,也应该在相关的技术服务中进一步延伸。
  服务“三农”,不能只限于满足农民某一种需求,比如说,农民需要资金来购买农资产品,邮政就可以在配送农资产品的同时,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在农村进一步推广,直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困难。送农资、送技术、送资金,多种服务项目并举,才能形成“农民受益、政府重视、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邮政积极创建农村市场的流通渠道,就是要让这个流通渠道是双向互通的,这样,可以把更多、更优质的农副产品推向千家万户,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需求。有了更加畅通、稳定的销售渠道,农民实现增收、农业实现发展就有了保证。在这一过程中,邮政企业也可以逐渐形成一种适应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集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循环服务体系,带动企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邮政的物流配送服务,同时,需要邮政的金融和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供不应求,农民收入增加,手中的现金肯定要选择最近、最方便的金融机构进行储蓄或者投资。此时,邮政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服务车”或者调整储蓄所营业时间等便民措施,吸收农民存款,扩大邮储业务规模。在邮政“三农”服务站或者农家店设置电脑,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信息,为农民提供信息支持,同样能够为农民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使农民朋友成为邮政最忠实的客户。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在邮政内部必须具备一支服务“三农”的专家队伍。他们要十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情况,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及时展开服务工作。
  与拓展城区市场不同,培育农村市场和农民客户需要更长的周期,所以,邮政服务“三农”要有长期投入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邮政部门也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是收入规模并没有上升多少,利润率也不高,然而,这正是考验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时期;要想真正实现“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的服务状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服务“三农”建立良性的循环体系,邮政自身的内部管理必须首先是高效的、稳健的。
  邮政服务“三农”,一方面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业务品牌。各级邮政部门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既方便了农民,也协助地方政府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由此获得的政府部门对邮政的理解与支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