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物流——外包未形成气候
2008-4-17 20:5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有专家认为,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上,而不在物流,物流应外包。但目前国内的石化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很不规范,石化物流企业的业务局限于简单的仓储和运输管理。
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2005年,整个石化行业市场向好。与此同时,石化物流业呈高速发展态势。 2006年,石化物流增速将回落,管道运输前景看好,而国内石化企业物流外包远未成气候。
长三角一枝独秀环渤海地区奋起直追2005年,长三角地区石化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宁波液体石化物流发展大步前行。据宁波海关统计,2005年宁波口岸进口液化品477.1万吨、价值42.6亿美元。2005年宁波镇海港区新建3个泊位、北仑港区青峙化工码头正式启动,使宁波港拥有7个液体化工品专用泊位,储罐总仓储容量达94万立方米。预计2006年宁波港液化品年吞吐能力将达600万吨。
2005年环渤海地区有多座石化码头和储罐区投产,这些码头和储罐的投产将促进该地区石化物流的发展,使该地区成为一个新的石化物流中心,改变了沿海石化物流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华南沿海的格局。这些物流设施也将推动环渤海地区石化业的发展。
石化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
2005年,经交通部特许招标批准成立的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公司和扬洋东一海运有限公司分别开业。此外,经交通部、商务部批准,由中远集团和荷兰皇家孚宝集团共同投资,在中国成立的一家以液体化工产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于2005年在上海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石化物流市场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管道运输异军突起近几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公司不断加大管道运输建设力度,中国石化拥有的输油管道由重组前的1000公里,扩展到目前的近5000公里,跨12个省(直辖市)。2005年,中国石化全年管道输油突破 5000万吨大关,达5545万吨。
中国石油在物流方面也有重大发展,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第一条跨国长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于 2005年12月正式投产。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获得重大进展,也意味着中国原油进口物流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石油管道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物流方式,替代传统物流方式是大势所趋,对传统石油储运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体来看,国内石化企业在发展物流方面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较少或很少依靠外购外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公司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无论是码头、储罐建设还是输油管线建设,基本上都是依靠企业投资。随着各种石油管道的建设,石油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将可能逐步停滞或萎缩。
2006年石化物流增速将回落
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国内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将推动国内对成品油和石化原料的需求。在整体上,国内石化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原油和液体化工品的进口量也将增加。由于今年国内经济增长幅度将小于去年,此外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石化行业的增长率和原油、液体化工品进口量的增幅应小于去年。石化物流行业增长率在整体上可能小于去年。
物流格局将发生新变化随着中哈石油管道和西部石油管道的建成,“西油东送”将在石化物流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这进一步打破了以往原油进口物流集中于东部,和成品油主要以“北油南运”为主的流向结构。
在化工品物流方面,进口液体化工品物流将继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2005年环渤海地区液体化工品物流码头和储罐的建成,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长三角、华南地区后新的液体化工品物流的热点。此外随着内陆地区化工产业发展和化工园区的建设,内陆地区石化物流发展也将提速。
石化企业物流外包未形成气候
石化物流市场具有危险性大、规模效应强、专业门槛高等特点。石化企业是否应物流外包?有观点认为,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上,而不在物流。将不涉及企业核心业务部分的物流实行外包,对于石化企业具有实际意义。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又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像BP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纷纷“瘦身”,从外部求得物流服务。
但目前国内的石化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很不规范,石化物流企业的业务局限于简单的仓储和运输管理,缺乏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尤其缺乏经验丰富的从事过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人才。多数石化物流企业在同客户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投入资金完善专用仓储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缺乏前瞻性。此外,石化物流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国内石化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