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暴涨引发中国制造的物流供应链苦恼

2008-3-24 18: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起因,铁矿石价格暴涨 2月18日,巴西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它与日本新日铁、日本钢铁公司、韩国浦项制铁达成的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其中大部分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幅度为65%,品位较高的卡拉加斯粉涨幅高达71%。该协议中的价格将从4月起开始执行。 
    
    此消息一经传出,即在国内钢铁行业引起一场不小的波动。一直以来对进口铁矿石依赖性很强的众多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开始纷纷通过钢材涨价来转移铁矿石价格上涨带给他们的成本压力。市场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20多家钢铁厂都在1月份钢材产品提价的基础上再度调高了出厂价。作为汽车生产的主要原料,钢材成本在汽车行业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辆自重一吨的汽车,制造时所需要的钢材一般在1.5至2吨之间,而商用车由于其车身本身用钢量较大,商用车企业所遭受的成本压力也相对比较大。 
    
    蝴蝶效应,汽车行业剧变 
    
    商用车企业在面临钢材价格上涨巨大压力的同时,汽车其他相关原材料也都在涨价,成本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商用车生产企业就会将成本朝两头挤压。一方面,提高商用车的售价,另一方面就是向汽车物流等下游的服务行业施加压力,敦促其降低服务价格。 
    
    由于此次钢材价格的上涨,发生在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态势下,同时对消费者来说,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样在增加。众多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如果只单纯考虑自身成本增长的压力而忽视了消费者使用成本也同时增长的现状,典型买方市场的汽车市场的消费热情肯定会急剧下降。商用车生产企业由于自身生产汽车类型本身就比一般轿车贵,因此购买的门槛相对较高,如果一旦加价,购买者的感受会更加明显,同时企业也害怕因为价格问题而失掉现在客户。所以,不难想象,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将很有可能向下游服务行业转移。 
    
    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物流企业都处于微利的生存状态,作为汽车下游服务商中重要的一部分,必将会受到一定的降价冲击。又因为其余商用车 生产企业的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很多汽车物流企业将面临着利润被压缩至底线的窘境,生存将进一步恶化。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甚至整个汽车物流行业都有可能受到此次汽车原材料涨价的波及而受到不利影响。” 
    
    供应链,中国制造业忽略的“慢性病” 
    
    无容置疑,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但,我们是供应链小国。 
    
    如同“地大物博”一样,这个现实并不总是令人欢欣鼓舞,以中国这个经济体的总量,这是注定的事情。但今天,就此大谈“中国制造”的辉煌,还为时尚早。因为,比起庞大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中国制造”不过只是“中国供应”上最初的一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