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平衡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

2008-3-2 20: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过去20年中,跨国公司(MNC)在中国的价值链上不断扩张,从90年代的制造角色,演变为90年代末兼顾营销、销售、供应的国际生产体系。如今,领先的企业不仅在中国加大产品开发与研发力度,而且利用中国的国际供应基地地位。中国的采购为跨国企业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    
    中国展示了来源国的优势,同时又是众多跨国公司国际采购组合的重要增长市场,基于这个事实,在中国进行采购是一种独特的挑战。看待中国采购问题时,人们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包括就选择生产还是采购做出决定、采购能力的充足程度、消费市场、工作移民问题以及供应链整合问题。
  成功的中国采购者通常在开发和执行中国采购战略时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首先,评估识别潜力较大产品的机遇,并对机遇的重要性进行衡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标准来筛选采购组合。要理解全部成本与成本动因,可以通过分解产品的价值链,认清并分析各个成本要素等方式进行。产品交货期、设计的稳定性以及过程技术同样也是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
  其次,选择有能力的本地供应商以提供有效的报价邀请函(RFQ),并提供奖励。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与产品出口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因为不同的市场对生产力会有不同的需求。建立本地供应商基地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从头开始甄选和开发本地供应商,以及借道其他跨国公司已经选用的供应商。每一种方式都有利有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总的说来,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需要对本地供应商进行彻底的财务评估,理解可变成本,并通过现场访问或利用行业认清间接成本以及行业基本标准。
  最后,为了成功执行一项中国采购战略,必须通过确定需要的规模和技术基础来发展本地采购组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制定前沿采购决策,维持并监督供应商的质量,支持产品发布,并处理正在进行中的交易。根据不同的采购侧重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节约方式以及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方式,这样一来,各个企业采购能力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程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