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烧热了全球供应链

2008-3-2 1:1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全面击活了全球商业供应链,但上游不断抬升的原材料成本和下游难以上涨的制成品价格之间越来越大的落差,将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越来越强的压力  
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新动力  
2003年,素有国际海运价格晴雨表之称的波罗的海指数,不仅大幅攀升,而且创了有史以来的新高。上涨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世界贸易增长,其中中国起了决定性作用。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值达8512.1亿美元,增长37.1%,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中国2003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73%,跃居世界第一位。  
2003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1.6%。  
导致这种强劲增长的因素是:中国加入WTO的持续效应,关税不断下调。  
2003年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处于高速阶段,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先进技术、机器设备的进口需求快速增长,能源、原材料产品的需求旺盛。在这些因素影响下,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整体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下降54.3%, 其中对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合计高达 690.6亿美元。从进口商品结构看,原油、成品油、钢材和天然橡胶的进口量分别增长29.8%、54.5%、48.7% 和41.4%。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上,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供需和价格方面举足轻重、无法漠视的力量。  
国际关系生态随之改观  
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长较快,其中从日本、东盟、韩国的进口分别增长39.7%、54.5% 和 52.8% 。2002年年中印贸易规模只有49亿美元,而2003年一季度双边贸易大幅增长,印度对华出口增长119.2%。此外,自巴西进口 43.4亿美元,增幅高达 130.3%。澳大利亚近期公布的一份政府报告称,尽管2002/03年度该国商品出口总额较上年下滑6%,但中国当年进口澳洲商品总额却增加12%。  
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是中国铁矿石重要进口地,以上国家因为铁矿石居高不下的价格和中国不断上升的需求取得了巨大经济利益。随着贸易关系加深,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与巴西在航天、航空方面合作;中国与印度联合军事演习;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都超越了一般国家之间的关系。  
中国2003年原油进口同比增长31.2%,达到9110万吨水平。世界去年新增原油进口总量的35%被中国所吸纳。同时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 
为了保障国家长远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配合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政策也在做着全方位试探性调整。中国在阿富汗、伊拉克重建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中俄联合开发“安大线”石油管线问题上体现的坚定性和自信心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预料,未来中国在中东、中亚、非洲外交政策将围绕着中国能源战略去设计和实施。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这些大型能源巨头将海外扩张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 
中国旺盛的内部需求,使得石油和煤炭这些传统对日本出口商品的供应链变得异常敏感。中国石油和煤炭的出口减量,让日本不得不改变上述商品的进口地。而全球供应链和商品价格由此也受到了刺激,国际燃煤价格上涨至过去10年来的最高点。澳大利亚煤炭生产商与日本签定的最新一份2004年供煤合约,价格定为每吨38.50美元,较2003年上涨44%。由此可以说明,中国在基础能源领域的一举一动,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分配和国际资源的重新配置。        2004:全球供应链依然为中国燃烧  
根据2004年全球铁矿石价格最新信息,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之间关于2004年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日前已达成了协议,同比增长18.62%,这是迄今为止的最高价格,也是1980年以来全球铁矿石价格最大一次上升。1月15日中国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达成铁矿石谈判协议,价格同比增长18.62%。可以预料,2004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自始至终将是炽热的。由于新的价格将于4月1日开始执行,国内钢材价格在1月份已经做出了强烈的提前反应。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开始超越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向新的历史峰值跃进。  
中国在2004年将把建立国家战备石油储备库列入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原油期货的推出也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刻,因此中国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在不断增多。而国际上影响石油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的因素,除了世界经济正在复苏、美元汇率动荡以外,我们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拉克恢复石油常态生产能力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沙特政局的潜在不稳可能带来新的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乃至出现令人瞠目的价格变化。而国内柴油价格最令人担忧。由于2003年出现了大面积“缺电”的经验,企业大量“自保”型发电设备的出现,带来的柴油供应非理性短缺和价格不稳定等潜在威胁不能小视。  
2004年,中国经济对外的旺盛需求依然燃烧着环球供应链。但它同时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通货膨胀的传导、国际运费负担加重、贸易顺差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预计2004年上半年表现得会比较激烈,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