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物流发展之路

2008-2-2 3: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虞珊珊 郭冬妮 罗惠娟 
  近日,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如何,广西物流业的发展走向和当前物流发展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做了解答。

  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业的加快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发展越迅速,贸易越活跃,物流发展就越快。”何黎明说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007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3.7万亿元,增加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物流总量必将持续扩张。

  何黎明特别指出,物流学术理论研究非常必要,它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物流实践提供了帮助和支撑,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中国刚刚起步,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很多。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对外开放扩大,尤其是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的过程。“将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和管理经验,与我国物流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这本身就是现代物流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协调发展

  何黎明认为,广西物流业起步较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效益低等诸多问题。但总的来说,广西发展物流业有许多有利条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广西的物流业发展关键是八个字——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第一,要立足于东盟和“泛珠三角”两个大市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明确物流业发展战略,促进广西区位优势向物流优势转变;第二,要坚持扶持发展专业物流企业和提升改造企业物流并重,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第三,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区域分工与合作上寻求突破,促进区内外物流在竞争中融合,向有序和谐转变;第四,要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促进分散管理向统筹协调转变。

  北、钦、防三个港口直线距离仅100公里左右,只有将这三港的资源整合好,并协调北、钦、防三市的发展,使之成为功能互补相互支撑的沿海城市体,才可能提升广西沿海地区整体优势,使之真正成为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沿海三港的发展应放在“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大格局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分工明确,避免资源浪费。

  “环北部湾经济圈”是中国-东盟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港口,广西沿海三港应从几个方面来发展,使之真正在区域物流中大显身手:满足和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于国际性区域物流中心的物流集散港;服务于货物贸易的中转港。广西沿海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地区和中原内陆腹地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东盟各国产品货物进入中国上述地区和市场最便利的中转站,这将使沿海三港成为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港。

  科学发展

  近几年我国物流尽管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在物流管理理念、物流政策环境、物流企业发展、物流效率提高、物流发展的地区协调和平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更健康、快速发展?何黎明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的几个方面: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物流发展,加快实施统一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推动中国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在清理完善现有物流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形成符合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和WTO规则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

  第二,积极引导物流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政策实施,引导工商企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工商企业整合各种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鼓励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市场行为,制定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

  第三,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进入21世纪后,全球物流进入了供应链时代。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企业的供应链覆盖了更大的地理范围,第三方物流业务的重心正在由地区范围转向国家范围,由国家范围转向全球范围。要鼓励中国物流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尽快加入全球供应链中。当然,中国物流企业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在国内做大做强。在本土市场没有影响力而盲目地到海外扩张,并不是成功的企业发展战略。事实上,全球有影响的物流企业都十分注重本土市场的发展。

  第四,引导现代物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物流市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要顺应形势,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物流企业也要随着产业的转移跟进服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积极营造环境,加快当地物流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第五,重视物流技术进步,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进程。要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设施和条形码、信息交换等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鼓励建设公用的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建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