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交通运输应急宣传“跟得上贴得近打得赢”

2008-12-9 10: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征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优秀学习调研成果的通知》要求,结合交通运输部实际,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优秀学习调研成果的评选。其间,收到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学习调研成果共40篇,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学习调研成果4篇并向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推荐。本报从今日起将选择部分调研文章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两任公安部长批示要将黄光裕案办成证监铁案 成品油价可能10天一调
基金公司状告上证所Topview违法 中金席位大宗交易幕后卖家为花旗 拘留央视女记者是受最高检指定 证监会:投资者需过关才能入市 亚洲股神李兆基不谈股市改谈楼市 改革30年 证监会首任主席 开拓者   加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机制研究,是当前交通运输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交通运输新闻宣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完善交通运输应急宣传机制,确保交通运输应急宣传“跟得上、贴得近、打得赢”的一项紧要课题。为摸清现状,查找原因,进一步探索研究提出做好交通运输应急宣传工作主要思路,部体改法规司领导带队,分赴辽宁、浙江、江苏、四川、湖南、山东、贵州等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和海事、救捞等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加强交通运输应急机制建设的初步思路和建议。

  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工作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应急宣传意识有所增强;应急宣传体制有所突破。浙江、贵州等18个省交通厅(局)已建立了新闻宣传中心,海事、救捞单位大部分都设有专(兼)职宣传部门;应急宣传制度逐步建立。部已经颁布了《交通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和《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工作制度》等,省级以上交通运输部门和副局级以上海事、救捞单位已经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交通运输应急宣传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调研分析,交通运输应急宣传在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管理模式滞后,不适应应急宣传指挥有力、统筹协调的要求。目前,大多数情况下以常规的管理模式应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宣传,科学有效的应急宣传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二是新闻发布欠缺,不适应应急信息发布及时、引导有力的需求。从整个行业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还不够健全,有的新闻发言人平时发言少,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更不发言;还有的包括新闻发言人在内的有关领导不愿或者不敢接受媒体采访,造成了权威信息缺位,容易引起公众的猜测和误解。

  三是保障储备乏力,不适应应急宣传快速反应、及时到位的需要。目前,尚未建立相应的应急宣传保障储备体系,具体表现是:应急宣传经费保障不足;应急宣传队伍储备不足;宣传装备及其储备严重不足。这些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宣传信息采集难度加大。

  四是体制制度建设不够,不适应应急宣传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的要求。应急宣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运输行业应急宣传制度体系尚未形成。据了解,全国一半以上的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还没有专职的宣传部门,市以下交通运输部门基本没有宣传部门甚至没有专职宣传人员。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虽然颁布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也涉及了应急宣传工作,但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

  加强交通运输应急宣传机制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部体法司围绕建立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发布准确、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应急宣传机制的目标,提出加强交通运输应急宣传机制建设的六方面建议和对策:

  第一,切实增强应急宣传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抓好应急宣传工作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观。通过建立应急宣传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应急宣传与事件处置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体制,加快形成“职能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协同、干部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二,积极创新应急宣传运作模式。一是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结合实际情况,联合成立部省应急宣传协调领导机构。二是建立“点对点”的应急新闻信息传递渠道,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前方应急宣传组。三是将应急宣传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的工作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第三,健全新闻宣传机构充实宣传队伍。尽快研究成立交通运输部新闻宣传中心,吸收摄影、摄像、文字、网络、新闻策划等多种新闻宣传专业人才充实到宣传队伍。

  第四,制定和完善应急宣传制度。加快形成事件处置与新闻宣传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应急宣传规范;将应急宣传工作纳入突发事件处置的总体框架;尽快出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在应急处置中建立交通运输应急宣传例会制度,及时开展应急宣传总结评估工作。

  第五,不断加强应急宣传队伍的能力建设。当前交通运输应急宣传要重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舆情研判能力、媒体应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加强预案演练和总结交流,重视运用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宣传干部的应急意识、业务技能,努力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工夫。建立专家智囊库。

  第六,全面落实行业应急宣传保障措施。坚持平战结合原则,全面落实新闻宣传保障措施,尤其要在交通运输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应急宣传保障。一是加大应急宣传投入力度。二是健全机构、充实人员。三是加强应急宣传装备建设,按照能够与媒体有效对接的要求,配备种类和数量满足需求的宣传设备,同时注重事件突发时必需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包括卫星通信工具)、服装等设施设备的储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