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变通途 助力大开发

2008-12-6 14:5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陈婷

  万亿元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2008年11月4日,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芒城村,一个简朴隆重的仪式宣告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专线的开工。这一单笔投资超12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开工的最大投资项目,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高等级铁路
设进度惊人的快——2010年5月通车运营,届时从成都坐火车到青城山只需半小时。

  这是四川奋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交通建设的一个写照。

  2008年1月10日,四川省与铁道部在北京签署部省会谈纪要,决定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四川省铁路建设,强化成都铁路枢纽,倾力打造便捷、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随后,兴建成都至兰州等6条出川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

  掀起高潮的,不仅是铁路建设。据省发改委的规划,未来5年,我省将加大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的投资。

  “高地”建设核心在打造枢纽

  2007年12月27日至29日,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提出:把四川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何谓“高地”?内涵有三: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核心在打造枢纽。只有构建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才会带来人、物、信息和资金的充分涌流。

  千古“蜀道难”,要变“蜀道通”——这是四川人民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的渴望。许多人都记得一件小事,多年前一位日本商人到乐山考察投资项目,没想到一路颠簸了4个半小时,才抵达乐山城区。日本商人对交通不便深感遗憾,打消了投资念头。

  2000年起,四川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西部大开发实施8年之后的今天,经高速公路从成都到乐山最多只需2小时了。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突破,没有大合作就没有大发展。开放合作的基础要件在哪里?在于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全省上下,正齐心协力为之努力。

  成为泛亚交通物流重要联结点

  《2008成都共识》是2008年10月2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取得的重要成果。围绕“充分开放合作,构建泛亚交通物流新体系”,来自老挝、斯里兰卡、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达成了加强泛亚经济合作的多项共识。

  《2008成都共识》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前景:由泛亚铁路、泛亚公路、泛亚水路和泛亚航空网构成四位一体的泛亚交通物流体系,把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经济大动脉”串联起来,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为泛亚地区深化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毫无疑问,作为泛亚交通物流体系中重要联结点的四川,将借力西部大开发这辆“高速列车”,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