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挑战,还有机遇?

2008-12-5 11:4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这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有挑战的地方就有机遇。就像徐克《笑傲江湖》这部电影里说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
    事实上,这是一个伪命题,正所谓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无论是任何灾难及打击来临的时候,总有人为之受伤,也有人因之发达;在金融危机面前,各路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理应也有自己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汽车周刊上期曾刊发《金融危机下的中小零部件企业》一文,描述了这些企业的困难:资金紧张、供大于求、成本陡增……但对于挑战和机遇到底有多少,这里则需要进一步说上一说。
    近日,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分析指出,今后美国汽车产业小型车生产以及二手配件市场的扩大,将是促使韩国内相关企业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很明显,这样的正面分析是积极而乐观,也绝对有利于韩国汽车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分析套用到中国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来,却未必得偿所愿,反而会出现不大不小的尴尬。
    首先,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之前大批出口是得益于低廉的价格,而现在我们的人力成本在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与国际差距日益缩小。如此一来,价格战似乎不太奏效了。
    其次,我们所出口的零部件大多都是较为简易的加工、制造产品,即使一些核心零部件能够出口,但其技术也不是我们的,在利益为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中小型零部件生产企业就没有多大利润可赚,打入国际市场只是混口饭吃。
    再者,一些国家一步步提高汽车产品的准入条件,以我们现有的产品和技术,想抬头还需时日。
    最后,我们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着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不止是技术方面的,在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我们都有不足,要想得到国际买家的认可,做不好这些是不行的。
    当然,如果说一点机遇都没有,那也是过于悲观消极。
    金融危机的到来,或许真的可以如一些专家所讲,促使整个行业规范化,重新洗牌,为散、乱、差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加一把柴,烧去所有的杂质,保留下精英。而国家加大力度提高汽车及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之时,则有可能彻底解决零部件严重滞后于整车这一问题。
    只是,零部件企业要有明确的战略部署,在当前境况下决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从基础做起,才有可能迎来翻身的机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