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拓”合并破裂矿业海外并购时机来临

2008-12-5 11:1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文珊综合报道
    上周二,必和必拓宣布不会继续对力拓的恶意要约,决定撤销660亿美元恶意收购竞争对手力拓的计划,正式宣布了弃购决定。称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导致采矿业经营前景不明,公司不再认为对力拓的并购要约还能体现必和必拓股东的最大利益。其董事长安德表示,这个决定是在权衡必和必拓股东价值以及可能会造成的风险之后作出的。
    这一结果和此前一年多来必和必拓坚持不懈的努力大相径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就此表示,“两拓”合并未果避免了铁矿石市场的进一步集中,有利于中国钢厂获取资源的多元化,而此时也是中国钢企走出去收购一定矿山企业的时机。另外,明年的铁矿石价格肯定会下跌。
    解析:必和必拓为什么放弃力拓?
    必和必拓缘何放弃收购力拓,业内人士高伟然认为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必和必拓认为对力拓的并购要约已不再能体现股东最大利益。
    原因二,2009年中国和三巨头的谈判仍是个未知数,中国的钢铁需求减少,铁矿石的需要也减少,一直以中国钢铁内需大做为高价要挟中国钢铁市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被击破了,由此可能失去2008年巨额的利润,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没有强大的利润的支撑,必和必拓还是放弃高价收购力拓。
    对于“两拓合并”的夭折,“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曾节胜认为,此事对铁矿石现货市场走势没有直接影响。不过现在铁矿石销售已出现困难,这也是必和必拓此时放弃合并的一个原因。
    利好:必和必拓弃购力拓对中国有利
    前不久,台湾的“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祝表示,必和必拓弃购对钢铁业有利,使钢企在未来铁矿石长期谈判中获得了更大议价空间。
    目前淡水河谷和澳矿企都在调研和走访中国钢企减产情况,减产程度依然没有缓解,而澳大利亚矿山“新贵”FMG甚至与中国一些钢厂商议签订今年供货协议,而价格可按2009财年价格再结算。
    专家建议,与此同时,钢铁公司还要走出去,积极参与海外上游产业的投资和拓展。这不仅能增强钢铁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中国企业参与铁矿石等定价的筹码。要以联合谈判的路径,来提高定价博弈能力。从现在来讲,我们的铁矿石定价谈判,钢铁企业大都是各自为政,分散进行,很难发出同一声音,对手往往采取各个击破的技巧来对付我国企业。联合谈判是一个能够增加内地企业对某种大宗产品国际定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质疑:矿业海外并购时机来临?
    矿产资源步入调整和相对低潮阶段,为资源储备相对不足的国内钢企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当前是否已经适合出海购矿,研究人士各持己见。
    北京科技大学许中波博士对 《现代物流报》记者说:“到明年国外的矿山资产价格比较低,这时候是买矿山的好时候,因为中国最大的缺点就是铁矿石产能不够,前两年矿山价格太贵了。”
    “我认为国内钢企应该继续持币观望,因为铁矿石整体预期产量还在快速增加,当前的采矿业还是处于下跌趋势中。”胡凯说。
    中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周希增则认为目前时机比较合适,因为我国欠缺优质铁矿石资源,而这一“短板”牵制了行业的发展。“并购的核心问题就是买的资产到底干什么用,如果能补齐‘短板’,价格因素就不应作为首要考量。”周希增说。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崔婧怡认为,国内钢铁企业应该多参股海外出矿山,在今后的矿价谈判中可以更强势。
    “国内钢铁企业出海购矿是好事,但是很多企业没有相关经验,所以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慎重。”崔婧怡说。周希增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出海购矿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这么简单。其实中国企业很难买到国外的大矿、富矿,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也不会把好矿往外卖。这就像有人要收购我们的五矿集团、中石油、中石化,我们也不能卖。”中国钢铁产业网经济分析师孟庆恒说,其实目前我国企业和投资机构买到的多是小矿、贫矿或者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的矿,而这些矿山的投资风险都非常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