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业走缓不可掉以轻心

2008-12-3 14: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认为应提升服务搞好资源整合携手共渡难关 
  作者:■本报记者阮修星 
  “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虽然还没有改变,但已经出现了需求、效益和投资趋缓的迹象,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要充分估计、积极应对,不可掉以轻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向业界给出了提醒。 
  陆江是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物流行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作上述表示的。该座谈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组织,会议总结了我国物流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和经验,提出了加快物流业改革发展的思路。 
  陆江表示,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物流理念的基础上,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相结合,逐步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其突出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5.2万亿元,增长了23.8倍;物流业增加值由1991年的185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7万亿元,增长了8.2倍,年均增长14.8%;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991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18.4%,下降了5.6个百分点。 
  其次,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打破了国有物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服务模式构成的企业群体。调查显示,我国已出现了经营规模超千亿元的物流企业,2008年度进入前50名物流企业最低主营业务收入已达8亿元。 
  此外,制造业和商贸业开始注重现代物流理论、管理和技术的应用;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改造、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结物流业30年的发展,陆江说:“30年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贯彻科学发展,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 
  陆江表示,中国现代物流业已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虽然还没有改变,但已经出现了需求、效益和投资趋缓的迹象,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要充分估计、积极应对,不可掉以轻心。 
  他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应该携手共渡难关,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促进物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引导社会化物流需求,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三是统筹规划、搞好物流要素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四是落实有关政策,营造行业良性发展环境;五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获中国特色物流服务体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