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条过江隧道首日通车2.8万辆

2008-12-29 13:4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关于长江隧道的名字,网上有人建议叫“中山隧”,因为“最早提出建长江隧道的人是孙中山”。

  孙中山在他1919年完成的《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里,首次描绘了在武汉建过江隧道的蓝图:“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此市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

  规划人员介绍,孙中山所说的“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就是武昌徐家棚。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的蓝图,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他在自序中期待:“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

  《物质建设》是一份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纲领,由六大计划33个部分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运输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他在书中提出发展中国经济的10年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中国铁路10万多千米,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港口10个大的项目。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孙中山提出的若干设想,包括建设西北、西南铁路网,在沿海地区大力兴建港口等,今天有的成为现实,有的在建。

  有市民提出,武汉长江隧道见证了孙中山先生的远见,以“中山隧”命名,不仅表明它是万里长江第一隧,还显示了孙中山是第一提议人。

  通车首日效果初显公交车过长江二桥普遍快了4分钟

  本报讯(记者冯劲松 通讯员余利军)昨日是长江隧道通车首日,对离隧道最近的过江通道——长江二桥来说,由于部分小车从隧道分流,二桥压力减轻,高峰时段,公交车过长江二桥普遍节省4分钟。

  由于昨日天气阴冷潮湿,市民出行热情不高,隧道两头出口,车辆运行较平稳。线路经过长江二桥的712路公交车司机胡小金反映,从长江二桥过江的小车数量有所减少。过去每周日下午5时左右是二桥过江高峰,712路经过二桥时间一般需20分钟左右,而昨天胡师傅驾车过二桥只花了16分钟,节省了4分钟。其他公交车司机也有同感。

  据了解,今日上午长江隧道将迎来开通后首次通行高峰,届时最能检验隧道的通行效果。

  穿越江湖铁路迎来“立体”时代武汉交通摆脱“切割”之痛

  本报讯(记者杨捷 实习生陈康)“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标志着武汉过江交通迎来“江上架桥、江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节点。眼下,穿越工程正在三镇全面展开——穿长江穿铁路穿湖泊,武汉城市交通大踏步进入一个崭新“立体”时代。

  一条长度将达五六公里的穿东湖湖底隧道,纳入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交通专项之列。昨日,市规划局介绍,建设这条通道,不仅直接改善东湖景区交通现状,且避免了“噪音、灰尘、喧嚣”。

  武汉市的版图上,铁路成网,湖泊遍布三镇,两江交汇,高校云集……这些资源造福于城市,又“切割”了城市。

  1957年,长江大桥从空中打破长江“切割”;昨日,长江隧道从地下穿越长江“切割”。

  市规划院近日公布的《武汉主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展示了武汉未来12年城市地下布局的挥洒——

  到2020年,武汉主城区内建成20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以地铁2号线为主导轴,新增城市道路34条,增加停车泊位84万多个。新建中一路、金墩路、银墩路、新华路穿铁路隧道,突破汉口北部铁路的“切割”;在武昌,建设衔接二环线和鲁磨路穿东湖隧道,穿小洪山隧道,穿东一路、东三路、洪山路隧道,穿越院校、机关、部队的“围合”。

  隧道加密过江通道三环线内平均1.8公里可过长江

  本报讯(记者杨捷 王刚 通讯员叶磊)长江隧道建成,开辟了我市建设地下过江通道的新视野。按照我市新修编的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三环线内还要修建6条长江隧道,加上规划和建成的8条公路过长江通道,武汉三环线以内平均1.8公里有一条过江通道,比现状密度提高1.3倍。

  武汉三环线以内,现有五桥一隧——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长江隧道和在建的天兴洲大桥、二七大桥。三环线以内的长江段(天兴洲大桥—白沙洲大桥)距离25.3公里,平均4.2公里有一条过江通道。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三环线以内还将建两条公路过江通道:鹦鹉洲大桥和杨泗港通道(做桥做隧未定)。

  武汉市轨道线网在主城范围内布局了6条过江地铁,从南到北依次为:

  E1线:经四新大道在杨泗港附近过江。

  U4线:在长江大桥上游鹦鹉洲通道附近过江(4号线)。

  U2线:在江汉路附近过江(2号线)。

  E2线:在三阳路附近过江。

  U7线:在长江二桥上游卢沟桥路附近过江。

  E3线:在二七路附近过江。

  这些地上和地下过江通道建成后,我市主城核心区过江格局会如地面路网一样,形成“主、次、支”路,满足不同的过江需求。最近的间距只有401米,为卢沟桥通道到长江二桥。最远间距7.1公里,是二七长江大桥到天兴洲长江大桥。

  长江隧道首日通车2.8万辆-交通秩序基本正常-隧道车速平均35公里/小时

  本报讯(记者李亦中 通讯员陈文春 刘志辉)昨日长江隧道通车,江岸交通大队统计,截至昨晚10时,约2.8万辆汽车通过。

  过隧道大多是“好奇心”驱使

  昨日10时,通车仪式尚未开始,京汉大道、球场街往大智路隧道入口的路段,车辆已经摆起了长龙。

  50多岁的陈先生一家三口从宗关坐轻轨赶到大智路,打辆“的士”过隧道。他说:“就是为了图个稀奇,看看长江第一隧。”

  不少私家车车主抱着与陈先生一样的心态,纷纷赶来“凑热闹”。

  江岸交通大队统计,截至昨晚10时,长江隧道车流量达到2.8万辆,主要是有意参观隧道的车流。

  隧道平均车速35公里/小时

  长江隧道限制车速为50公里/小时,但记者昨日上午驱车行经长江隧道时,车速平均在35公里/小时,根本跑不到限制的最高车速。隧道内还偶尔发生短时滞留现象。

  交警们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驾驶员对隧道内驾驶环境不熟悉,而且几乎每个驾驶员都抱着参观的心态,因而放慢了车速。

  隧道两端交通秩序基本正常

  昨日长江隧道江南、江北出入口及附近路段交通秩序基本正常。

  隧道通车约半小时前,隧道江北大智路入口,球场街、京汉大道一度发生交通拥堵,但随着隧道通车,拥堵现象得以缓解。江南过江车辆疏散未出现异常情况。

  江北车辆到达武昌友谊大道后,向青山方向行车正常;但向中山路方向,行车比较缓慢。

  长江隧道交通管理日常勤务隶属江岸大队,为确保通车当日交通安全畅通,该大队在隧道周边道路共设交通岗位23个,投入警力68人,过江车流在交警及标志标牌的引导下,有序地向京汉大道、解放大道、中山大道、友谊大道疏散。

  江北隧道匝口有点“冷”

  与大智路长江隧道主入口相比,作为江北长江隧道另一个入口,胜利街匝道则显得冷冷清清。

  记者昨日11时30分驱车驶进胜利街长江隧道匝道时,没有看到车辆从这里进入隧道,倒是匝道口附近有一辆“的士”在候客。

  江岸交警证实,昨日从胜利街匝道进入长江隧道的车辆很少。他们分析,因为胜利街相邻道路重新进行了管制,很多司机对这里不熟悉,因此不敢“冒昧”从这里经行。

  长江大桥、二桥车流量未见明显减少

  尽管长江隧道分流了部分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的过江车辆,但两桥交通大队表示,大桥、二桥的车流量与平时双休日车流量相比,没有明显减少,通行秩序正常。

  交管部门认为,这与双休日车流量原本较小有关;长江隧道起到的车辆分流作用,在今日应能得以体现。

  今日将严格“单双号通行”

  按照通行规则,昨日是28日,只允许车牌号是“双号”的车辆通行长江隧道。

  但一些单号车为了一睹长江隧道的风采,也纷纷加入“隧道车流”。负责维护长江隧道交通秩序的江岸交通大队民警,昨日对这些车辆“人性化”放行。

  交警特别提醒,从今日起,长江隧道将严格执行“单双号通行方式”,对违规车辆将依法处罚。

  长江隧道“打破”环线商圈规划专家:老汉口重兴

  本报讯(记者杨捷 实习生陈康 通讯员)长江隧道贯通,“将重新激活老汉口商业圈。”记者昨日采访市规划院负责人吴之凌,他的观点简洁明了。

  吴之凌说,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大汉口的繁盛,带着重重的“水边痕迹”,最繁华的商圈汉正街、王家巷、车站路、江汉路……全是最典型的轮渡点中心区。它们是老汉口商业的精华,也是城根的一部分。

  1995年长江二桥建成,传统的城市格局变了。吴之凌说,三镇诞生第一条城市环线。交通结构改变,商业圈跟着变。兴起的武商—建设大道、汉正街、钟家村、黄鹤楼—红楼—大东门、中南路—洪山广场、徐东—梨园、黄浦路“环线商圈”,弱化和取代了武汉沿江老商圈。

  轮渡交通上下爬楼梯的不便,刮风起雾的停航……更加快了人们“弃船驱车”的选择。

  交通人流的转移,反馈到商业上,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事实:环线交通格局,把人流吸引在老汉口商业圈的外边,圈内影响力逐渐弱化,生意难做大。

  商业的衰落引发了周边暗淡。“过去100年,老租界区里的青岛路、天津路公馆区,都是高档社区。如今,这个片区日益破旧。”

  吴之凌说,长江隧道的贯通,重新“缝合”了长江两岸核心地带,沿江沿河珍贵资源由“死角”回归中心,必将激活沿江商业。市规划院编制的《汉口一元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老汉口核心区重新勾画了未来:隧道出口处的天津路、青岛路建城市街心绿荫广场、小游园,藏在深处的历史老房子引进专卖店、品牌店、咖啡座,延续富有人文韵味的街区场景,“生长” 文化创意产业。

  金融/文化/创意/旅游/数码 江北隧道周边拟建五大片区

  本报讯(记者周韧 通讯员王世铭 廖云峰)昨日从江岸区获悉,该区将在隧道周边地区建设金融、文化、创意、旅游、数码五大片区,发挥各街道资源优势,彰显特色。

  沿江地区:以沿江历史金融建筑群为基础,以时代广场等高档商务楼宇为依托,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服务机构和总部。

  美术馆及周边:以中山大道沿线的美术馆以及兰陵路至黎黄陂路沿线的画廊为依托,形成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和艺术家的村落。

  青岛路片:利用同兴里、武汉茶叶公司等老房子,发展传媒、动画游戏等创意产业,形成融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八七会址片:整合黎黄陂路沿线历史建筑,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进驻,提升街区品牌档次,打造“黎黄陂路精品名店一条街”。

  大智路片:依托大智路通信产品市场,整合盈安、财富、中天及在建的中南电子信息市场、联想数码城等,发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知名IT类企业作用,建设信息数码产业集聚区。

  “一个提升三个建设”隧道建设带动武昌旧城改造

  本报讯(记者周韧 实习生张敬军)“隧道通车将给武昌商业带来新的机遇”。昨日,武昌区政府公司总部区办公室主任李明悌介绍,该区将实施“一个提升,三个建设”,通过旧城改造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提升,是提升徐东商圈的品质和水平。三个建设,即在隧道出口以南的内沙湖周边建设总部区扩展区,促进商务、酒店等项目开发;在隧道出口以西建设滨江商务区,发展高档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配套产业;在隧道出口以东地区,将通过高架桥连接中北路、中南路规划中的公司总部区核心区,沿线重点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及配套服务机构。

  武昌区将以长江隧道开通为契机,以积玉桥地区改造为中心,将临江一带建成服务武昌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城市景观优美的新功能区。同时,区内各商圈将进一步连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