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试驾陕汽德龙第二代国Ⅲ产品

2008-12-29 2:42:00 来源:卡车周刊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设计篇:优化改进减轻自重
该车外观上最大的特点是缩短了整车的轴距,特别是前两个转向轴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好处不言自明:使整车更具灵活性,合理分配牵引车三根桥的载荷,避免第二转向轮的“吃胎”现象。具体的做法是把空气滤清器和排气管从车架两侧转移到驾驶室后;把第一转向桥板簧的后吊耳和第二转向桥板簧的前吊耳做成整体,这样不光节省了空间,避免两吊耳干涉,还能做到整车的轻量化。看来陕汽二代国Ⅲ重卡不仅是动力总成的进步,而是从底盘布置到整车配置都经过了适应性的全新设计。
内部宽敞
  进到驾驶室内,顿觉豁然开朗:内空惊人,即便是身材高大的司机在里面站直了头顶仍有富余。宽大双层卧铺带有阅读灯,下层卧铺下面有容积庞大的储藏箱。头部上方的暗格里便是布置合理的储物空间。
  三向可调的减震座椅和可调的方向盘让不同身材的司机都能够舒适地驾驶德龙重卡。仪表台布局清晰,视线没有死角。正中间是状态显示和故障显示区,方便驾驶员对车辆状况随时掌控。仪表灯背景亮度可调,以前这是轿车才用的功能,体现了陕汽产品以人为本的特点。灯光旋杆和雨刷旋杆集成一体放在左侧,这样一来更加便于操纵。
优化设计
这次试驾的车型经过了更多的优化设计。6×2牵引车自重仅7.5t,比其他厂家同类型的车辆减少了约0.5t的重量。这并不是盲目偷工减料,而是经过优化改进后的结果。由于现在长途运输已经杜绝了超限超载的行为,所以这款车选用了243mm的纵梁截面设计,比280mm的更合理更轻。并且前悬挂采用了抛物线少片簧钢板,使得车辆在行驶中减震性提高,充分的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保护车辆部件免受颠簸的损坏。由于现在很多长途司机都给挂车加装了大容积的副油箱,所以陕汽第二代国Ⅲ重卡在设计上就缩小了油箱的容积,由380升改为300升,由此缩短了轴距且提升了车辆行驶中的稳定性。软轴拉线的换挡机构比原先机械式球头杆连接换挡手感更轻、挡位间隙更小更清晰、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磨损后间隙变大影响操作,还节省了不少材料。从这点点滴滴的优化改进中,陕汽第二代国Ⅲ重卡自重更轻,更加满足用户需求。
驾乘篇:宜静宜动   操控自如
市区行车
  晃动挡杆,确认处于空挡后轻转点火钥匙,发动机一碰就着,让记者惊叹不已。因为大排量的柴油机,其曲轴飞轮等惯性大,启动不易。这说明起动机的效率高以及N系列潍柴WP10的启动临界转速低。电喷发动机不同于机械式之处就是燃油喷射系统的精准化,采用电控喷油后喷油量精细到了毫克,这样就为节油打下了坚实基础。使用电喷后的车辆喷油系统更精细了,随之发动机的噪声也降低了不少。很多老驾驶员都有耳鸣的职业病,这就是长期在柴油机轰鸣下工作落下的病根。随着发动机喷射系统的提升以及驾驶室密封性的改进,以后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噪声会越来越小,对驾驶员的听力也是一种保护。
  挂上2挡轻抬离合,不踩油门仅靠怠速扭力就轻松起步,让人不得不佩服新国Ⅲ N系列发动机优异的低速性能。在4S店的院内转了两圈,并把车倒进仓库卸下备胎,在大角度的转向和狭小空间腾挪中,新德龙国Ⅲ车表现很好:方向盘操作灵巧,液压助力的方向机转向角度大,用户适用当中,能够省时省力。
  我们来到加油站打开大容积铝合金油箱的防撬油箱口,通过带过滤装置的入口插入油枪加油,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从加油站出来,德龙上了一条翻修中的道路。半侧封闭,双向的车只能在两车道内行驶,我们这侧的车道很窄。得益于德龙的全方位组合后视镜和侧视镜,所有的路障一览无余,一切尽在掌握。方向盘游隙很小,宽大的德龙走起窄路来不偏不倚,稳稳当当。
  在路况较复杂的城郊道路,人多车多交叉道口多。这种路况下需要频繁换挡和加速制动,陕汽德龙二代国Ⅲ车都表现很好。提速敏捷,刹车迅速,紧急制动时握住方向盘的手没有感觉到任何阻力,方向也没有丝毫跑偏。法士特变速箱挡位清晰,入挡窝阻力小且挡位行程短,切换挡位非常流畅。
  开始时我们把“三级转换开关”转换到满载位置,车辆行驶的时沉稳有力。随后我们转换到空车档时,车辆步伐轻盈了不少,从这就可以感觉不同工况不同对待的细分化设计。每次加挡后,在低转速区时车辆都会发出几秒种的怒吼,铿锵有力。随车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发动机正常的声音,由于这款车配备的WP10发动机最高转速为1900r/min,最大扭矩点来得比较早,所以比一些高转速的发动机省油不少。
高速行车
  我们驱车来到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入口,进行高速路况的试驾。把转换开关拨到空车挡,随着发动机轻快有力的节奏,经过法士特变速箱流畅的加挡和汉德后桥的不懈驱动,窗外景物往后飞逝,不知不觉间车速已经到了90km/h。这是许多高速公路对卡车的最高限速了,得益于宽大的前桥和成熟稳健的底盘,空载不带挂的德龙行驶很平顺,方向也很稳,没有感觉空车发飘,这时的发动机转速是1800r/min,仍有提速潜力。车外风噪不大,发动机传来的声音也不大。说明发动机静音设计出色以及整车风阻小和隔音技术到位。
连续超越多辆重卡后,笔者尝试放空挡,切断动力和驱动的连接后,一般的后桥会由于空转发出噪音。但陕汽二代国Ⅲ车搭载的汉德轮减桥没有这种现象,说明桥齿轮加工精良,整桥装配精密与整车的搭配合理。这时车速衰减得很慢,别看德龙驾驶室迎风面积宽大但由于圆弧设计和多处导流使得风阻很小。少顷记者重新挂上高挡,略微给油后稳定在1500 r/min,这是实际行车的经济转速,扶着油门就能轻快地跑起来。这时车速是75 km/h,说明即使是传统看来是大速比的轮减桥,这样看来整车的经济时速也不错,适合高效运输。

应用篇:短轴距重卡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动力澎湃
陕汽第二代国Ⅲ重卡采用的是潍柴N系列柴油机。N有两层含义,一是代表,是新一代柴油机;二是,即最高转速1900r/min,低速大扭矩,动力性能更好,重载起步和爬坡能力更优。
  发动机启动时从后视镜看见排气管口没有一丝黑烟,陕汽二代国Ⅲ车不愧是清洁动力。据陪同的陕汽工程师介绍,陕汽第二代国Ⅲ重卡的燃烧系统、进排气系统经过全新的优化设计,采用德国BOSCH最先进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把电控程序升级至第七版,通过先进的电控单元ECU,对喷油进行精确控制,燃烧更加充分。
WP10发动机85%零部件与国Ⅱ发动机通用,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外形结构和连接尺寸与WD615国Ⅱ系列发动机基本相同,使发动机维修成本大幅降低;一次更换机油、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不高于1000元,整车发动机保养周期延长1~2倍,保养成本低。据介绍,发动机匹配法士特变速箱,使经济转速区与常用的工作区域更加吻合,各总成的优化匹配保证整车的常用工况在低油耗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用户的使用状况。
适用地区
从整体配置和试驾情况看,这款6×2牵引车适用于平原丘陵地带的长途标载运输,相信华北、东北、华中、长江三角洲、东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户能很快接受这款车。潍柴发动机加斯太尔底盘也是上述地区用户追捧的对象,但是苦于斯太尔技术车辆自重大、油耗高,在长途标载的环境下,许多用户已经不再考虑它转而购买适合长途运输引进日本技术的卡车,陕汽第二代国Ⅲ车的出现,无疑是老斯太尔用户的新选择。优化设计后的车辆性能指标优于引进日本技术的卡车,宽敞的驾驶室以及低行车噪音也给人以全新感受。
用户之声
  在试车途中,我们曾停靠于西铜高速一个服务区。与服务区里的司机师傅们交谈时,有的师傅喜欢6×2的牵引车,有的师傅喜欢6×4的牵引车不喜欢6×2的,见仁见智。河南信阳的李师傅喜欢6×2牵引车,他有一辆陕汽奥龙的6×2牵引车,长期跑河南信阳——山西——陕西榆林——河南这一线,长时间在高速上行驶且不超载,拖3桥挂车总重55吨。他的业务是空车路过山西到榆林拉煤返回河南信阳,空车去重车回,又不超载,这当然就要车越轻越好,空车也省油,重车也能拉的多一点。所以相比自重大的6×4车型,他还是喜欢6×2的。对于第二代国Ⅲ的“三级转换开关”,李师傅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对于空车以及满载各半的工况十分适用,表示有时间他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对于偏好6×4牵引车的刘师傅来说,那6×4可谓是好过一切。刘师傅告诉记者:“一到冬天啊走山路时,单驱的牵引车见一点雪就打滑,很难驾驶,而6×4的一加油就上去了。还有现在过高速收费站跳磅,前单转向桥的车一抬离合车头就翘起来了,过收费站能轻不少。一年下来得省不少过路费啊。不过现在收费站也改进了,有的都改成了双磅,从第一个磅上跳过直接就落到第二个磅上了,以后6×4就捞不到好处。”刘师傅的话也不无道理,不过记者认为刘师傅所说到的情况也并非6×2车辆的设计方向,这并不能证明6×2这款车的设计理念问题,作为专攻长途高速运输的牵引车,陕汽这款车已经改进得十分深入人心。相信在其上市后,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