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宁波现代服务业

2008-12-27 11: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沈时仁刘文霞
    宁波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定位上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服务目标上不仅为宁波现代制造业、港口和人民生活服务,还要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连接海内外。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达到43%。”这就意味着从2008年开始宁波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需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即第三产业必须比第二产业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可见,加快发展宁波现代服务业成为当务之急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
宁波现代服务业的现状
    一是总体规模扩大,并以较快速度增加。2003~2007年,宁波市第三产业GDP增加值逐年上升,4年内增长2倍多,并在200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1%。宁波市 “Ⅱ>Ⅲ>Ⅰ”的产业结构已经确立。
    但横向比较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偏低。2007年,宁波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长三角16个城市平均水平低2.14个百分点,比上海市低1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居副省级城市第9位,比较优势不明显。
    二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但发展仍显滞后。2004~2006年,第三产业对宁波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47.2%、47.5%。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服务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就宁波市服务业就业结构来看,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依然是批发与零售业,且总体上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次是服务业吸引外资速度加快。但从总量看,第二产业仍是吸收外资的主体。再次是服务业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第四是有利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三是全面发展和重点提升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但行业结构不合理。传统行业发展稳定,新兴行业增速迅猛,发展势头强劲。从GDP增加值及其比重看,宁波服务业中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等高端服务业有所发展,但所占比重较低。从服务贸易内部各行业收入看,2007年宁波服务贸易出口总收入为181687.5万美元,处于前两位的是其他商业服务和运输业,分别为1089699美元和651336美元,排名最后的是电影音像3.9万美元,其次是通讯邮电业16万美元。
加快发展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制约因素
    观念制约——认识不足 宁波市“十一五”规划提出 “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足见政府已相当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但上下还未形成共识,尤其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关系认识不足。
    同时,服务企业缺乏品牌意识。2007年宁波市工商局发布的 《宁波市商标发展报告》显示:近3年,宁波市商标注册数以每年3000件以上递增,可是服务商标注册量仅占9.4%,金融、IT等行业的服务商标更少。境外注册商标只有1906件,只占总数的6%。
    产业竞争力制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弱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2007年宁波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出口额的比重为1.486%。笔者也同样计算2003与2004年宁波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01%和0.03%。该指标静态地说明宁波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贸易竞争指数看,2002年至2007年,宁波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不断增强,2006年是转折点,TC指数达到正值。但与1的差距还很大,表明宁波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产业竞争力较弱。
    从劳动生产率看,该指标反映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即用产业的劳动者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总额(万元)除以该产业当年的就业总人数(万人)来反映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其值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通过查阅相关城市统计年鉴计算得到,2005年宁波为77736,上海为99696,宁波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人才制约——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 根据 “经普”资料,宁波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重仅为13.0%,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1.9%和11.4%,也低于杭州、苏州8.33和1.62个百分点;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所占比重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和中高级职称比例也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体制制约——现代服务业内部制度变迁跟不上 宁波在现代服务业内部制度上已下很大功夫,但部分政策限制过严,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市场竞争无序的局面在短期内依然存在。《2007年度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宁波市科技经费投入增幅、科技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长率,均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另外,融资、税费制度也制约着服务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区位制约——经济末端效应造成竞争力减弱 宁波属于上海大都市圈的东南末端位置。因此,必会受到经济末端效应的不利影响,尤其是上海,对宁波的市场份额和人才资源,特别是在金融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影响较大。同时,宁波与周边城市如杭州、苏州的差距正在拉大。
    当然,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如环境、资源的容量约束趋紧,人民币和国际油价的变动风险增加等等都将影响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是跳出宁波,融入长三角服务一体化。当前,长三角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宁波要始终明确在长三角中的分工与定位,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全面推进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
    由陈宪教授主持的 “长三角地区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显示,宁波属于次级中心城市,与其他15个城市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特色和制度优势等方面存在许多互补因素。而且,随着长三角地区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次级中心城市与一级中心城市 (上海)之间的影响和辐射变得多层次化。所以,宁波在做强自身的同时,要主动服务全省,加强与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构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
    宁波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规划和政策引导,不失时机地探求与长三角发达城市核心区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找到引领本地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业态,推进业态升级,构建长三角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之间信息交流、活动参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与质量。
    第二是立足宁波,增强次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深入学习,正确处理现代服务业与临港工业的关系。一方面,服务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具备发展服务业的众多基础和优势,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发展又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服务,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宁波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已有收获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二产业仍不够发达,导致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各要素难以俱全。因而,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临港工业是一个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才能完成这项政府与企业、民众共同推进的历史任务。
    其次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发展重点产业。依托港口和产业优势,充分挖掘 “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具有宁波特色的本土现代服务产业和拉动力强劲的关键业态。如第四方物流、工业设计、绿色加工制造等,逐渐提高低端制造业的附加值。并让生产性服务业自然拉动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打造具有临港优势的高端服务业。
    考虑区位优势,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经验,注意产业的承接性、延伸性和互补性,避免“产业同构”现象,尝试建立服务业发展的互通组织,形成互动格局。尤其要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如服务外包等业务的开展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三是提升企业主体,促进宁波服务企业国际化。标准是企业的基因,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标准为王。对难以储存的服务业来讲,标准更为重要,加快实施和逐步确立临港服务企业的标准化建设,通过企业流程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规范体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在优势领域设立示范工程并加以应用推广,有准备地开展国际合作,鼓励国内企业有准备地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同时,应大力夯实民营经济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业主体结构。
    第四是抓好发展载体,扩张地区经济能量。增强中心城市的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形成发达、规范的现代大市场体系,加快核心商务区、商务会展区、港口国际物流区等带动作用显著的服务业功能区块的建设,着力提升宁波市国际贸易平台、电子口岸和港口管理的综合实力。完善布局合理的新型现代服务业体系,建成 “三个圈层”,形成 “四大平台”,即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国内外商贸交易平台,服务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第五是以重点要素为突破口,建好配套设施。包括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实施财税促进政策、有序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