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收储钢材意义究竟如何?

2008-12-23 14: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王楠
    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一路暴跌,全行业陷入亏损,大部分钢铁企业减产、停产。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措施,但相关拉动作用对钢铁业短期内无法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可能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密集时期。
    从钢铁行业的现状来看,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都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影响力有多大、有没有必要、还有就是有多大的风险。对于钢材储备来说,这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用过的,具体是由谁来储备是决定此政策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如果只是商储,相对的来说意义不大,还是要看国家能给出什么优越的经济条件,现在属于经济萧条时期,资金运作非常困难。但如果是国储的话那就简单的多了,财政部出钱,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决定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如果要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不是几十甚至几百万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的资金量也不是百十来亿这么简单。如果数量少的话,对整个钢材市场来说 也就仅仅是信心上的振奋作用,起不到化解危机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并不可能完全受主观因素的调控。对于钢材市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想要钢材市场完全转好的原因只有需求的真正释放。
    从近日钢材市场的表现来看,钢厂的限产、减产使得供给量的压缩以及不断下调的出厂价格,国家货币政策的放松以及国家扩大投资消息先后出台,这些利好因素使得钢价有企稳反弹的走向,同时市场信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经销商以及下游用户的操作也开始活跃。
    而当高价位的资源消耗完毕、原材料价格调整到合适价位、钢厂减产导致资源供应压力减小、政策拉动效应显现后,钢价有望在明年二季度趋于稳定并有所回升。如果国家的储备计划仅仅是为了挽救钢材价格,看起来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必要。真正应该注意到的是,随着近期中小钢厂恢复生产迹象明显,对市场的供应量会逐步加大,这可能会使钢材市场的复苏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我们看到云南政府已经开始对有色金属进行商业储备,而钢材和有色金属相比资源量差的太多了,真正确定实施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市场上对收储消息表现的并不积极,在全球经济萧条的经济环境中,解决资源量过剩的更现实的做法还是调整产能的释放。
    目前钢材市场需要相当大幅度的资源减少才能重新恢复供需平衡,完全消化现有产品至少要到年底或明年一季度,而明年上半年钢材行业要想盈利也不是很容易的,市场长期趋势将偏于下行。
    现在看来,钢材收储的消息并没有预期那样对国内钢材市场起到多么大的振奋作用。不过,从目前来看,对于抑制钢材价格下行和提振人们心态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其实,对于国家来说,如果要是真正大批量的收储还是需要冒着一定的风险的。4万亿扩大内需的财政计划,虽然着重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
    不过,对钢材的需求难以马上显现。因此短期内国内钢材价格难以出现大的涨幅,将会继续弱势盘整运行。
    据业内人士称,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的开始,随着欧美经济大国纷纷陷入经济衰退之后,全球经济难以走出低迷态势,需求前景疲软使得钢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如果说钢材市场可以真正走出弱势还要等全球经济复苏。
    收储并不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从准备到结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同时他也可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国家采取这么大的动作,风险绝对不可忽视,倒不如对钢厂进行管理,调整资源供给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