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钢材储备方案遭财政部否决

2008-12-23 14: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协商
    正在制订当中的钢材储备方案或已“夭折”。近日,据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中钢协提交的钢材收储救市方案已经被国家财政部否决。
    12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回答记者提问时公开证实,“有关钢材的收储方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确实正在制订中。”但具体实施情况“仍需相关部门研究,实施时间仍无定论”。
    而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家收储很可能采取商储或国储的手段,收储数字应该在300万~500万吨左右,运用的资金在100亿~150亿元左右。
    面对这一数字,上述消息人士对记者分析,“目前财政部正在积极制定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而相比较其他的内需刺激方案,钢材储备这一‘内需方案’耗资巨大且尚存争议,因此已经遭到财政部否决。”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钢材市场从10月份开始一路暴跌,从11月份开始陷入全行业亏损,大部分钢铁企业减产、停产。12月份上旬,业内传出消息,国家将通过制订钢材商业收储手段,来振兴持续低迷的钢铁业。
    此后市场对钢材储备提振信心、稳定价格充满期待。但业内专家针对钢材储备手段救市是否可行也存在争议。
    12月12日,本报首先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角度,对政策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新华社钢铁行业特邀分析师马忠普对本报记者分析,“国家建立钢材储备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现代钢铁物流的发展。现代的物流发展就是要求能够物尽其流、物尽其用,而将钢材进行储备则是与现代物流相违背。”
    与此同时,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徐刚也撰文指出《钢材储备“救市”是否可行》?他认为钢材收储品种与钢材需求品种变化的不对等性,使得钢材储备救市不太具有可操作性。“我国是一个钢材生产企业和钢材流通企业数量众多的国度,其市场对钢材品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而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仅靠某类型的‘钢材储备’(国储或商储)以期达到平抑市场之目的,或是极其困难的。
    因为在我国现经济发展阶段,各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尚不平衡,钢材的实际市场供需关系也就相对更为复杂,这就大大增加了通过‘钢材储备’来缓解当前市场供需矛盾及平抑价格的操作难度。”
    当时,李毅中也表示,储备并非针
    对所有的钢厂物资,也不会完全
    公开进行,因为公开储备,必然引
    起市场跟风炒作,进而会带来新
    的行业泡沫。而据业内专家分析,
    非公开储备的话也使得该政策对
    “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价格”
    的目的大打折扣。
    截至发稿为止,记者致电相关
    部门,该消息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