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多边及区域经济合作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

2008-12-22 18: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外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国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众多成果。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区域经济合作: 谋求互利共赢,构建和谐区域 
  近二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通常而言,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以自由贸易区(英文简称FTA)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如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这也是三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中国家采用最多、经济一体化程度最深的一种方式;二是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论坛,如我国参与的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随着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涵盖内容日趋广泛,涉及领域渐多,不仅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而且包括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自贸区呈加速发展之势,世界主要大国均带头发展自贸区。截至2008年11月底,向WTO通报、仍生效的、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27个,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贸易集团内部。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包括了上述三种合作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成为我国与区域内特别是周边国家相互开放、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重要方式,而且成为了带动我国沿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 
  自2003年以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建设。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央更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目前,我国正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31个国家和地区商谈、建立14个自贸区,涵盖我国2007年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中,已经生效的自贸协定有6个,实施情况良好。自贸区建设已成为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成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的新渠道、新平台。主要进展包括: 
  亚洲:扩大内地对香港、澳门开放,分别于2003年6月和10月签署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2004-2008年内地与港澳每年均签署1个补充协议;2004年11月与东盟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 2008年11月完成了投资谈判;2006年11月与巴基斯坦签署《自贸协定》(货物和投资), 2008年12月完成了服务贸易谈判;2008年10月与新加坡签署了《自贸协定》;2005年7月启动了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贸谈判;拉美:2005年11月与智利签署了《自贸协定》(货物和合作),2008年4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正开展投资谈判;2008年11月结束了与秘鲁的自贸谈判;2008年11月宣布启动了与哥斯达黎加的自贸谈判;大洋洲:2008年4月与新西兰签署了《自贸协定》;2005年4月启动了与澳大利亚的自贸谈判;欧洲:2007年4月启动了与冰岛的自贸谈判,2008年9月启动了与挪威的自贸谈判。此外, 2007年10月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2006年11月启动了与韩国的自贸区联合可研。 
  通过推进上述自贸区建设,我国与有关国家相互降低和取消绝大多数关税,进一步相互开放服务贸易和投资,为我国和自贸区伙伴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降低了域内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增加了消费者选择,有效实现了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和中日韩(10+3)机制、东亚峰会等多个区域经济组织活动,加强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开展务实经济贸易合作,树立了我国开放、负责任、建设性的大国形象。此外,参与并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江合作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积极改善次区域国家的基础设施,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能力建设,有效提升了我国与次区域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 
  多边经济和发展合作: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与多边组织的经济和发展合作,在我国对外开放之初就起到了重要的窗口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引进并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科学技术 ,推动实现科学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维护本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我国于1980年加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普惠制,从中获益颇多。截至2007年,我国在普惠制下出口金额累计达到10547亿美元,出口产品累计获得给惠国减免关税633亿美元。另外,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1986-2001),我国于2001年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多边组织30年来向我国提供了65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合作项目数千个,涉及扶贫、教育、环保、农业、卫生、金融等领域。国际发展援助为南北对话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援助项目打开了我国与外部世界相互认知的窗口,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和融合,对我国众多领域的改革开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援助项目的实施,引入了资金、技术、设备、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力地带动了有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援助项目的合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起到了探索性、先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推动和完善了相关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援助项目涉及生态环境、医疗保健、基础教育、扶贫开发等诸多公益及民生领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受到各界一致肯定。另外,项目遍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几乎覆盖了全部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