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锐减车市前景低迷 轮胎企业再逢“枯春”

2008-12-22 18: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闻提示: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呼救之声还未远去,欧洲、日本几大汽车寡头纷纷面露难色。受致于下游需求萎缩,轮胎行业遭遇一场致命的打击。产品一半以上依赖出口的我国轮胎业在国际市场需求锐减之后,似乎寻求国内市场依然无门。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汽车业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将不可避免地滑入近年来的低谷,轮胎行业将不得不做好面临“枯春”的准备。
  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呼救之声还未远去,雷诺-日产集团和菲亚特集团老板近日均表示,继美国汽车市场深跌之后,明年全球汽车市场也会继续下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近日表示将下调盈利预期,德国豪华车生产商宝马正为本国经销商提供至少1亿欧元的财务援助,戴姆勒集团也计划明年削减梅塞德斯-奔驰公司10%~15%的成本开支,另据《德国汽车周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近日将讨论削减支出的计划,而欧洲最大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博世集团正计划裁员2000人。全球汽车业危象显露。
  美国汽车业救助计划遭美参议院否决后,外界对汽车行业前景悲观态度加剧,随后布什政府表示,正考虑动用现有的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方案中的资金来援助汽车业。当下,美国汽车行业救助方案何去何从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位于汽车行业上游的轮胎业正在经历一次重创。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的话说:“当下轮胎行业遭遇致命打击。”
  汽车业处险境轮胎业大幅萎缩“利润不断下滑,企业亏损面高达1/3,第4季度产量将比计划减少1/3。企业开工不足,中小轮胎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重点企业10月份开工不足80%,资金周转困难。出口严重受阻,锐减近3成。”范仁德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列出了行业当前面临的重重难题,在他看来,2008年,轮胎行业正在经历近七八年来最低谷。
  2008年对于轮胎企业来说,用难忘、刺激形容都不过分,首先是1~9月因橡胶原料价格上涨轮胎价格走高,10月美国金融危机暴发,接着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橡胶工业产品价格接连跳水,资金、市场、库存、成本、价格、亏损,种种负面合力汇聚成一个个棘手的难题在各家轮胎企业的老总脑海里翻转。
  “市场对轮胎需求剧烈下降是企业最先感受的困难。”西南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董建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表示,当下汽车行业身处险境,销量不断下滑,对轮胎需求也随之下降。“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在900万~1000万辆左右,相对于去年800多万辆仍有增长,但增速明显下滑10%左右,而明年,即使这样的速度也将不保,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占据我国橡胶工业总产值60%以上的轮胎内销、出口各占半壁江山,国内车市前景不容乐观,而试图将压力转移到国外车市也只是一厢情愿。记者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了解到,协会统计的国内45家重点轮胎会员企业(产量占行业的65%左右),1~10月产轮胎20677万条,去年同期为19396万条,同比增长6.6%;出口交货量9123.5万条,去年同期为8835万条,同比仅增长3.3%;企业实现利润同比暴减33.5%。“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以15%以上速度增长的轮胎行业今年预计产量仅增6%左右,增速接近9个百分点的快速回落是近七八年来头一回。”范仁德说道。他进一步透露,在轮胎销量下降的同时,轮胎实际销售价格也在下降,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但范仁德表示当前轮胎价格比最近一轮涨价之前还低一些。
  “造成当前轮胎市场量价齐跌的直接原因在于国际国内市场萎缩。尤其是欧美市场,作为我国轮胎出口的主要集中市场,其汽车工业身处困境给了我国轮胎出口重重一拳。”范仁德表示。而在董建华看来,当前国内车市要走出低迷尚需时日:“一方面目前我国一线城市汽车市场基本饱和,二线城市需求还没跟上;另一方面总体经济环境不佳,规模经济性减弱,虽然国家近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提出保增长,促投资,但经济环境向好仍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明年上半年,汽车、轮胎行业都要做好面临枯春的准备。”
  税率调整愁坏了企业“制约行业发展的长期问题还在于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两大税率上。”范仁德直指问题症结所在,向记者剖析了制约当前行业发展的瓶颈。他介绍,多年来我国轮胎业对原料橡胶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国产天然橡胶在数量及质量上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使得我国对进口橡胶的依赖度高达75%。企业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然而,对进口橡胶却实施高达20%的进口关税,这在全球来说也属罕见。”范仁德表示。他举例,像日本等其他橡胶消费大国,因为国内本身不产或少产橡胶而对进口采取低关税甚至零关税的鼓励政策,而我国虽然进口天然橡胶数量全球名列前茅,进口关税也排在前列。企业的原料成本迟迟降不下来,产品却以低价位闻名国际市场,中间的利润只能越来越薄。
  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很多对手国家如印度、韩国等均对轮胎生产企业给予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我国也于日前宣布从今年12月1日起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轮胎退税率由去年的5%调整到9%,但仍然没有调回到之前的13%的退税率,企业反映回调仍未到位。范仁德表示,据协会统计,今年1~10月轮胎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89%,出口退税率由去年的5%调整到9%后,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增加3~4个百分点,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企业普遍反映,在出口产品中,仍有8%的增值税要计入成本,综合来看,利润率几乎为负数,因此企业呼吁国家将轮胎退税率进一步回调至13%,这样才刚刚达到橡胶工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几大困难愁坏了企业,但是当前企业不该盲目叹息,”范仁德表示,“从客观来看,困境中更有利于行业整合,而集中度提高后将加强行业总体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当下企业要改变思路,积极开拓新市场,改变产品结构,让更多资源用于发展中高端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