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公司到钢铁集团的变革

2008-12-2 13: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38家省属冶金企业都不愿下放到当地市管理,而冶金厅又必须执行省政府决定,不得不于1985年间,先后将马耐、洒河桥铜矿、彭耐、邯机、马铝、秦耐、秦机等7家企业下放当地市管理,另将省有色金属公司并入唐钢;于1986年又将小寺沟铜矿、寿王坟铜矿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将石人沟铁矿划归唐钢领导。至此,省属冶金企业只剩下28家,后由于省政府领导未再追问此事,于1987年,由此28家省属冶金企业又开始向省政府实行第二轮 (5年)总承包。
    1978年,河北省冶金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钢145.49万吨,生铁222.52万吨,钢材94.95万吨,如果从1979年算起仅用5年时间到1983年钢产量即突破了200万大关。而在此之前河北冶金工业是用了25年的时间才突破100万吨大关的。然后又用了5年时间到1988年突破了300万吨大关。10年改革连续攀登了两个百万吨钢的大台阶。
    从1979~1987年全省冶金工业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冶金工业的发展。到1987年底,全省冶金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达到了一个新的 “目标高度”,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阶段的 “目标高度”:钢产量286.88万吨,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 年 增 长 97.18%; 生 铁368.93万吨,比 1978年增长65.70%;钢材243.25万吨,比1978年增长156.19%;全省冶金行业实现利税8.73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其中省属企业实现利税6.73亿元,比1978年0.968亿元增长5.94倍;实现利润3.4亿元,比1978年0.297亿元增长10.33倍。三
    组建河北冶金企业集团、全国学邯钢、地方钢铁 “国退民进”。
    1988~2000年,河北冶金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
    改革和发展的量的积累,注定是使1988年成为河北冶金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关键性的转折年头。
    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从1980年成立后,与先是河北省冶金工业局后于1983年2月23日改为河北省冶金工业厅,对外两个名称,对内一个机构,一并运转了8个年头,成效显著。但由于这个体制既是政府的一个经济管理部门,又作为一个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其自身始终处于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之中。新体制的孕育发展和旧体制的继续存在,越来越表现出其自身的矛盾性。一是政企不分,常常使总公司经营机制运行不顺;二是总公司与所属企业之间更多体现的是行政性关系而缺乏一套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章法;三是总公司作为企业性经济实体,已向国内外几十家企业进行参股、控股投资,进行了横向经济联合,并直接筹资融资支持所属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及引进、出口等经济活动,形势的发展需要总公司向更高层次的企业组织形态转变,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全省所属企业也需要在更高一级形态上的企业组织下建立现代化大工业式的专业化生产分工与协作体系。新旧体制的交替更换过程客观上正在孕育和发生着。 “不进则退,不聚则散”,如何巩固和发展河北冶金工业体制改革的成果,在1987年底和1988年初,已走到了一个 “十字路口”。
    1980年2月3日,曾任过邯钢厂长的省委副书记岳歧峰出席河北省冶金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语出惊人: “冶金系统要搞成实体,搞企业集团”。
    在霍英杰厅长授意下,笔者与冶金部经济研究所邬大震等三位专家经过20天的调研撰写,形成了 《关于组建河北冶金企业集团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初步设想方案,由霍英杰厅长主持省冶金厅党组反复讨论研究予以采纳,并于1988年6月22日向省长岳歧峰、副省长宋叔华等进行了汇报;是年8月24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由岳歧峰省长主持,讨论同意撤销河北省冶金工业厅,组建河北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成立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受省政府委托负责全省冶金行业管理工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