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保税港区获批复设立

2008-12-16 2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目前唯一的县域口岸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日前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 
     至此,中国已有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深圳前海湾、广州南沙、重庆两路寸滩、张家港等12个保税港区。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从此,拉开了中国设立保税港区的序幕。如今,纵观中国沿海,从南至北,几乎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腹地,都有一个保税港区,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保税港区链条。保税港区续写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从地理位置上看,最东边的有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最南边有海南洋浦保税港区,最北边有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最西边有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纵观其他11个保税港区,都座落在大中城市,而张家港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县域口岸保税港区。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海南洋浦、广西钦州辐射带动的是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上海洋山、宁波梅山、厦门海沧辐射带动的是长三角经济区;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辐射带动的是环渤海湾经济区。张家港保税港区兼具辐射带动长三角经济区和整个长江流域。
    从“张家港保税区”到“张家港保税港区”,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大大不同。“张家港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出口加工、口岸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
    张家港原来没有出口加工区,如今,设立的张家港保税港区兼具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区港一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口加工区相比,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比,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口加工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工优势。
     作为江苏唯一的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为江苏扩大开放增添了加速引擎,为张家港产业布局提供了全新坐标。那么其作用如何发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又有什么依据呢?张家港市委常委、张家港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仲高作出了解答。
  目标是全力打造四个中心:
  1、以大宗货物为特色的国际散货集散中心;2、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的流域航运中心;3、以国际采购为重点的国际分拨中心;4、以专业交易市场为主体的商品展销中心。   张家港保税港区有利于服务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上述地区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张,需要借助“黄金水道”长江,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顺应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需要,通过张家港保税港区,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政策优势,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 
  张家港保税港区是接轨上海洋山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部分。以洋山港为中心,整合长江沿岸港口资源,形成港口群分工互补格局,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高长江流域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张家港保税港区处于内河运输与海上运输的交汇点,具有特殊的物流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洋山港与长江流域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设立的张家港保税港区,可以进一步强化为洋山港的配套服务,更好地参与洋山港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对洋山港散货分流、整装货物分拨与喂给的功能。
  张家港保税港区有利于提升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互动并进,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设立的张家港保税港区,将更好地发挥保税港区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作用,发挥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拉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增长极辐射效应。
    张家港保税港区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张家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注册企业已超4000家,总投资超过90亿美元,其中包括陶氏、道康宁、瓦克、雪佛龙、杜邦、英力士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1家全球化工50强企业,形成了化工、物流、粮油、纺织、机电等五大特色产业。2007年,张家港保税区实现业务总收入152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01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业务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在全国13家同类保税区中分列前茅,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货运总量和海关税收两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区域之首。
    张家港保税港区发展具有良好的配套及区位优势。张家港港是长江沿岸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沿江岸线71.78公里,港口建有14座万吨级码头、5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开通20多条国际航线,到港国际航行船舶艘次居长江内河各港之首,200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张家港保税区目前已建万吨级码头泊位19座,年吞吐能力超2000万吨。拥有便捷的陆、空交通。周边有上海虹桥、浦东以及南京禄口3个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常州奔牛、苏州光福等3个支线机场,有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还有距离保税区仅40公里的沪宁铁路,距离保税区仅10多公里的新长铁路。
    张家港保税港区发展具有广阔的腹地市场空间。张家港保税港区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入海口,又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之中,既有广阔雄厚的内陆经济作背景,又呼应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可在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保税港区所在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是中国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苏锡常三市以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人口,创造了占全省45%左右的GDP和财政收入。张家港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2002—2006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分列第4、第3、第4、第4、第3名。同时,苏锡常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企业占江苏的5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70.9%。张家港市工业化快速推进,2007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151.9亿元,实现工业利税244.9亿元,利润160.1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67.6亿元。
  按照发展目标,张家港保税港区将一路前行,迈向创建国际自由贸易区的最终目标。(龚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