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外贸进出口面临机遇与挑战

2008-12-12 18: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据福州海关统计,2008年前10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72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7%。其中,出口480.9亿美元,进口243.3亿美元,分别增长19.5%和23%。10月份,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值为71.4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出口49.3亿美元,增长13.9%;进口22.1亿美元,增长4.6%。
  外贸呈现以下特点
  厦门市与福州市进出口增幅都低于同期全省进出口增幅。前10个月,厦门市进出口385.7亿美元,增长19.8%,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53.3%。其中,出口247.2亿美元,增长19.6%;进口138.5亿美元,增长20.1%。同期,福州市进出口176.5亿美元,增长17.9%,比重占24.4%。其中,出口116.7亿美元,增长18.2%;进口59.8亿美元,增长17.3%。泉州市进出口72亿美元,增长30.4%。
  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前10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369.4亿美元,增长20.4%,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1%。其中,出口264.6亿美元,增长19.1%;进口104.8亿美元,增长23.9%。加工贸易进出口291.7亿美元,增长22.3%,比重占40.3%。其中,出口193.1亿美元,增长21.4%;进口98.6亿美元,增长24%。
  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前10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50.4亿美元,增长21.3%,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62.2%。其中,出口277.3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73.1亿美元,增长24.4%。民营企业进出口175亿美元,增长27.3%。其中,出口143.9亿美元,增长27.3%;进口31.1亿美元,增长27.2%。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98.7亿美元,增长8.4%。其中,出口59.7亿美元,增长4.8%;进口39亿美元,增长14.3%。
  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部增长。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台湾是福建省前五位外贸伙伴,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130.5亿美元、122.7亿美元、82.9亿美元、71.5亿美元、64.3亿美元,分别增长28.7%、1..5%、10.3%、27.2%、17.7%;其中,出口值分别为105.7亿美元、100.1亿美元、55.7亿美元、43.5亿美元、10.9亿美元,分别增长26.1%、13.2%、7.9%、36.1%、27.8%;进口值分别为24.8亿美元、22.6亿美元、27.2亿美元、28亿美元、53.3亿美元,分别增长40.8%、4.9%、1..8%、15.5%、15.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快增长,服装与鞋出口保持增长。前10个月,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229.5亿美元,增长29.5%,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47.7%。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112.7亿美元,增长31.1%,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3.4%。出口大类商品中,纺织服装出口65.8亿美元,增长10.6%;鞋类出口42.8亿美元,增长12.6%;塑料制品出口10.5亿美元,下降12%;钢材出口5.1亿美元,增长13.3%。
  初级产品进口较快增长。前10个月,福建省初级产品进口56.1亿美元,增长39.3%,占同期进口总值的23.1%。其中,铁矿砂进口5.6亿美元,增长93.7%;食用植物油进口3.1亿美元,增长64.6%;大豆进口9亿美元,增长74%;纸浆进口3.7亿美元,增长63.7%;饲料用鱼粉进口3.9亿美元,增长40.2%。工业制品进口186.9亿美元,增长18.8%。其中,机电产品进口124.4亿美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84.9亿美元,增长18.3%。单项商品中,液晶显示板进口35.6亿美元,增长37.3%;集成电路进口16亿美元,增长11%;初级形状塑料进口14.4亿美元,增长17.2%;二甲苯进口7.4亿美元,增长37.1%;钢材进口5.2亿美元,增长9.3%。
  进出口商品增势发生变化
  据了解,10月份福建省主要进出口商品增势发生变化。当月福建省进口前10位商品:液晶显示板、处理器及控制器、黄大豆、对二甲苯、原状或粗加修整的花岗岩、饲料用鱼粉、半漂白或漂白的针叶木烧碱木浆或硫酸盐木浆、硬盘驱动器、用锯或其他办法切割成矩形的大理石及石灰石、计算机器零附件,进口值分别为:2.39亿美元、1.21亿美元、0.88亿美元、0.62亿美元、0.43亿美元、0.41亿美元、0.35亿美元、0.32亿美元、0.29亿美元、0.28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21.7%、25.2%、37%、-3%、-5.9%、-18.2%、47%、7.5%、-4.8%、-1..6%。当月福建省出口前10位商品:液晶监视器、已加工花岗岩制品、橡胶或塑料制外底及鞋面的鞋靴、微型机、重量≤10公斤的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液晶显示板、塑料或纺织材料作面的提箱及小手袋等、液晶显示器彩色电视接收机、手持式无线电话机的零件(天线除外)、橡塑或再生皮革外底皮革鞋面的鞋靴,分别出口2.09亿美元、1.39亿美元、1.39元、1.37亿美元、1.22亿美元、1.08亿美元、0.99亿美元、0.98亿美元、0.9亿美元、0.8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11.1%、-5.4%、-5.3%、17.8%、45.6%、-30.3%、5.4%、6.6%、33.6%、-7.1%。
  外贸面临机遇和挑战
  福州海关分析,目前福建省在金融危机后,连续两月外贸进出口增幅放缓。9月、10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为11.4%、10.9%,而7月、8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为25.6%、23.1%。除6月份外,截至10月,9月、10月是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增速最慢的两个月份。9月金融风暴后,生产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外贸订单难以签订,10月、11月出口执行的是以前签订的合同,预计未来出口更加困难。从长远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金融风暴,势必对多数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到更大的考验,但也应当看到,冲击的同时也是产业整合、市场重新分配的好机会。金融风暴冲击下倒垮的企业被迫退出的市场就是最大的商机。福建省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在福建省投资规模较大,产业规模较好,此次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但相对沿海其他省市受到的冲击较小,如能正确面对危机并化解危机,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商机。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在多国抬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引起多方面连锁反应,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也趁机抬头。阿根廷将1200种产品纳入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的名单,还对许多涉嫌低价申报进口的产品实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接受严格的“标准价格”审核和检查。同时,阿根廷政府还希望与相关国家加强协调,联手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度市场也担心中国因欧美市场萎缩而将产品转向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销售,呼吁政府及早采取限制进口等对策。此外,美国奥巴马当选新总统,其主张的经济政策,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鼓励企业从外向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具有比较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四项协议带给两岸贸易发展新契机。11月4日,两岸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运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空运、海运、邮政3项协议将在40天内生效,食品安全协议则将在7天后生效。其中在海运方面,大陆开放厦门、福州、宁德、泉州、漳州、上海等63个港口,台湾方面开放高雄、基隆等11个港口,双方同意在两岸登记的船舶,经许可从事两岸间客货直接运输。两岸即将通航、通邮。两岸“三通”直航后,海上运输路途大大缩短,行程缩短,成本减少,货物往来更为便利,两岸贸易迎来新的契机。
  8月1日实施的提高出口退税的商品出口规模明显放大,增速显著提高,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今年7月30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08】111号文件,自2008年8月1日起,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从政策调整前后的出口数据对比看,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提高出口退税商品月度平均出口规模为5.52亿美元,8月1日后受上调出口退税率利好因素刺激,福建省提高出口退税商品8月-10月出口规模分别放大到7.54亿美元、7.3亿美元、6.75亿美元,同比增速逐月攀升,分别为10.5%、24.5%和25.4%。8月-10月提高出口退税商品出口占同期福建省出口总值的比重比今年前7个月提高2.1个百分点,出口增幅也较前7个月提高8.1个百分点。同时,8月-10月提高出口退税商品出口增速高于同期福建省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而前7个月此类商品的出口增速低于同期福建省出口总体增速8.8个百分点。
  此外,2008年10月21日,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布通知(财税[2008]138号),规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13%等。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共涉及3486项商品,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出口退税上调,是国家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支持企业扩大出口的一项政策措施,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调整出口的产品将有利于出口的增长。
  福州海关提出两个建议
  针对当前的外经贸形势,福州海关建议:一是加强应对壁垒能力,开拓新兴市场,适时投资国外,化解贸易保护风险。企业应确立“以质取胜”的竞争战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制定和完善出口商品生产技术标准,积极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为了减少在世界市场上的风险,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应作为外贸出口的一项长期贸易政策,避免过于集中出口给进口国带来的市场压力,企业应大力开拓俄罗斯、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以减少招致贸易摩擦的风险。二是以“三通”为契机,促进两岸贸易发展。“三通”使两岸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关系更为紧密,福建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早做好相关准备,针对市场实际情况,更好地吸引台湾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的项目引进,充分发挥福建台商投资区等对台贸易优势,努力将福建打造成台资企业集中投资地,形成规模的台资企业产业链,承接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使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