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企业运作浅谈

2008-1-21 1: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物流是我国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行业,是生产企业供应链整合所挖掘出来的高速成长企业,在我国国内生产企业整体物流环节外包的较少,三资企业比较多。根据外资企业分布情况不同,导致沿海区域物流业得到高速发展规划并加大步伐进入国际领域。2006年国际物流公司加大力度拓展我国航空与海运领域,国内在原有物流公司的基础上,大型生产型集团公司纷纷借助自己的分销网络优势组建公路物流公司(例:人民电器等)。
我国物流公司海运主要是产品出厂到客户手里的所有环节(报关、检疫检验、退税等)都由货代公司全权代理为主;铁路、公路则是以仓储、配送、运输为主体。我国铁路、公路物流运输企业因整体发展环境因素,在企业硬件与软环境方面差距较大,企业发展目标不同,企业战略定位、发展策略也有很大区别。现以铁路、公路运输型物流企业做一浅谈:自1997年我国铁路行包专列对外开放以来,在全国迅速崛起一批以铁路货运为主营经济的民营物流企业,风雨9年中都已发展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配备经验丰富与专业物流人员的区域规模型企业,但是企业是否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市场发展的不规则变化、国家区域政策,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方针、企业战略定位与各部门定位。随着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各部门的定位应以企业战略为核心进行定位调整,而并非淘汰。九十年代的托运部由老板负责联系业务发展到十几个人的业务部,又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变化发展到市场企划营销管理中心,后又分离出信息部;负责接电话的1个人,发展成办公室,又分离出人事资源部、企业管理顾问中心;收钱的发展到财务会计,再到增设预算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可以说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无形中的部门定位转换。由此可见企业在发展中各部门的定位要以企业战略核心为中心进行转变,根据企业与市场的需求重新定位而并非淘汰。
总公司下面的各站点定位也是同样如此,也许在发展中会由一镇或市为中心发展的站点,根据公司的市场统一发展规划而转变成一个以市为中心,横跨周边地区的区域分公司,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但是在站点转型分公司时,各部门衔接、人员是否配套到位?这就要看在平时工作中是否有人员职业规划与人员储备。作为市场第一线的站点应主抓:1、市场管理,即市场开拓、业务管理、市场分析、客户管理、市场价格管理;2、财务管理,即费用、成本核算、审计、整体财务分析、应收帐款管理;3、企业宣传管理,即企业形象宣传、CI形象、服务宣传;4、企业文化的培育;5、人员职业规划、培训与人员储备工作;6、车辆运输管理、7、外围管理等。如果这7个方面做好,本人认为站点在转型为区域分公司时,各部门即可衔接到位。
其实无论是老站点还是新站点,都有自己的思路与市场策略。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与成本倍增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什么方式进一步开拓市场,值得我们深思。价格战还是价值战还是延伸我们公司的整体服务价值?我个人认为在进行老市场开拓时不建议价格战而建议价值站与延伸增值服务;对于新开的市场也不建议价格战(至少不偏离市场价格)而建议“费用战”与价值战(在这里简单对“费用”做一说明,费用指招待费、宣传费等),首先要让客户接受我们,才能进行业务合作与延伸服务。在客户不接受我们的情况下何来的业务合作,所以无论是用请客也好,玩也好还是其它的什么方式首先要让客户接受我们;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公司的整体宣传,把公司的实力、业务范围、服务内容宣传出去,加强原有客户合作、让潜在客户与非客户类知道我们,提升公司知名度。同时要加强业务管理与客户管理;我们在巩固与开拓市场的时候要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切切不可偏离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方向,如果偏离方向不仅没有巩固与开拓计划市场有可能会对公司整体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随时根据公司整体业务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业务发展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站点必须加强客户管理,大家都知道对于客户综合评估后,会分出A、B、C、D、E类客户,我们要对各类别客户实行不同的管理与延伸服务,调整好各时期的业务投放工作,做好2:8管理,以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不当(无效)投入。做市场,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分析市场、时时观察市场的动态与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这样会让自己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市场状况与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符合自己的市场策略与战术。
财务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因为所有的问题都会在财务上反映出来。例如,每个时期段费用的投入比例,总体成本核算都可以反映的,这里也要做好应收帐款的管理,以避免发生坏帐。说到成本,我想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站点的成本是以铁路运输成本核算还是以公路运输成本核算?就现在市场运输价格而言,公路运输价格高于铁路运输价格,所以我认为以公路运输成本核算比较好,这样在货物旺季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公路分流货物,如果以铁路成本核算,就会出现站点的营业收入低于公路运输成本,无法自己分流货物而将货物积压在中转站。2006年就出现过这种情况,站点收入低于发直达车价格。如果有一天中国取消铁路运输,全部改为公路运输我们是否还有竞争优势?
车辆运输管理是物流公司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风险性远远大于铁路运输,特别是利用配货车辆运输货物,所以我们急需建立一套系统的、可预测性的车辆运输管理。中远物流(武汉分公司)在公路车辆货物运输管理就很到位。谈到“外围”,其实中国做物流的几乎都是靠“外围”起家的,从近段的情况看,3—5年内物流企业还是需要“外围”协助增加市场份额,当然企业整体管理占主要元素。
再来浅谈中转站,中转站除各收货站点工作内容外,还要做好与铁路各部门的沟通、站台、行包车装载与货量管理等。中转站与铁路各部门的沟通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省会中转站,因为省会中转站不仅涉及到自己站与铁路各部门的业务,还要为各中转站与其它部门服务,所以是重中之重,也是信息枢纽中心。站台、行包装载与货(源)量管理,可以视为一个项目管理。站台虽小,也是最基层,但是却对公司运营、利润起着很大作用。我们经常说1立方,代表什么含义?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也不再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公司应对站台管理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培训与技术培训。因为站台要为自己的中转站、客户、下面站点、外协单位、终到站、公司负责。其实中转站也应该有自己的业务部门,而不应该所有的业务由经理负责,经理不会分身术的,经理是负责整体运营。 
终到站在服务、签回单与中转方面急需加强。
大家应该都听过“主管向经理负责,为下面员工服务;经理向总经理负责,为部门服务;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为公司各部门服务;”其实对各个部门也是如此,各站点向公司负责,为客户服务与负责;中转站向公司负责,为终到站、各站点与客户服务与负责;终到站向公司负责,为各站点、中转站、客户服务与负责;总公司向社会负责,向所有员工负责,向所有客户负责,为各个部门服务与负责。
其实,收货站点、中转站、终到站、终到站的中转站,是一个供应链,我看虽然不能把海尔的公司内部市场链原则全部搬用,但是思想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也应该好好透彻的分析公司内部市场链原则。
    无论是哪个产业、行业,都想通过延伸服务或增值服务拓展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但是如何进行产业组合呢? 我有个想法:专线物流公司、全国(海、路、空)货运代理公司、企业物流管理咨询顾问公司,三个相对独立公司为一个产业组合,可以起到相辅相承的效果,可以将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专线物流公司专注于专线物流运做;全国(海、路、空)货运代理公司专注于全国货运代理,与物流招标网、企业咨询管理公司挂钩参加各大中型公司招标,对生产企业的整体物流运做;企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专注于生产型企业物流链咨询管理,为生产企业分析与提供具体运做方案。
                                                    
                                                   上虞市快马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上虞市成盛物流
                                                        朱殿吉
                                                                                                         2008年8月10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