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用车:左手国Ⅲ右手市场

2008-1-18 17:5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枭冬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之”,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面对环保大势亟需思考的问题。就像不只一次被提及和关注的国Ⅲ标准,一番番轰轰烈烈的争论后,到底孰轻孰重、何去何从,仍牵动着一大批人脆弱的神经。
    2008年3月,国Ⅳ燃油将在北京全面上市,这意味着北京将率先在国内实施国Ⅳ排放标准。但环顾国内很多二三级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汽车排放标准的执行仍参差不齐,甚至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国Ⅱ水平。
往事谜局
    按照环保总局的规划,我国将在2008年1月1日起,对重型车全面推行国Ⅲ排放标准。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1日,针对重型车市场上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车型已经停售。而到2008年7月1日,所有国Ⅱ排放的轻型车也将停止注册。
    一幅非常美好的远景蓝图,可在实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2007月7月发生的一段“往事”尤其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燃油跟进问题。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企业的“实话实说”,一度让环保总局陷入被动。因为油品升级牵扯到设备、技术升级等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的供油渠道又错综复杂、网络庞大,要在现有条件下按规定时间面向全国范围内提供优质的国Ⅲ用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中石油和中石化拿出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时间表,国Ⅲ标准的油品供应时间已由原定的2010年1月1日提前至2009年12月31日,但这仍与环保总局的国Ⅲ标准实施时间还是相差近两年。标准的不完善甚至缺失,现今已明显影响到环保和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时间,“燃油捆绑标准”说遍地而起。有人认定这是石化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使出的缓兵之计;有人徒叹环保总局空有标准但无“实权”。更有人大胆预言,2008年7月还将上演新一轮有关国Ⅲ推行的激烈对峙。
国Ⅲ至上
    对于国Ⅲ标准在推行中遭遇的困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标准处处长冯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麻烦,国Ⅲ也不例外。国Ⅲ标准的推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全国上下应“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这是不容任何企业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推脱、回避的。
    冯波还提到,目前国Ⅲ标准推行过程“比较顺利”。一些细节问题,如燃油问题已经和石化部门协调、沟通过,诸如新的车用柴油标准等也将陆续出台。在此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只是短期现象。
    “未来国Ⅲ标准执行的大方向不会因此改变。”冯波说。
    “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得很快,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年产量接近1000万辆的国家。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环保总局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一起为‘节能减排’工作尽心、出力。”冯波说这些话时,显得有些语重心长。
循序渐进
    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刻不容缓,它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配合。对此,国家发改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家环保总局是标准的制定单位,国家发改委将全力配合国Ⅲ排放标准在全国的推行与实施工作。
    不过,这位人士也略有迟疑地说:“但从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Ⅲ标准,要遵循‘先中心城市,逐步扩大区域,油到车到,最终覆盖全国’的指导方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大力推行排放标准,一方面又不能操之过急。对于石化部门、汽车生产企业的要求要慢慢提高,强制性制定时间期限可能也是徒劳。”
    同时,该人士还表示,对于标准的施行,在一定范围内,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试点工作的成绩十分明显。这说明国Ⅲ的推行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推广,要配合整个汽车行业的现状、消费者的需求、汽车产品的更新,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只有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国Ⅲ的推行工作才会循序渐进。此外,该人士还鼓励汽车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车型,认定此举将对中国汽车工业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泰然处之
    实施国Ⅲ,牵扯到的工作方方面面。那么,燃油排放的主角——汽车企业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汽车企业应积极试制和应用更多节能环保技术,根据国内道路情况、油品现状,开发和生产满足国Ⅲ乃至更高标准的新车型。
    在记者对有关部门的采访中,希望了解国内已满足国Ⅲ标准车企的情况,无奈相关负责人以“不便告知”回绝了记者。但据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组数据可知,绝大多数企业已开始生产或具备了投产符合国Ⅲ排放标准汽车的能力,截至2007年年中,已有7153个车型能够满足国Ⅲ排放标准,数量和品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依此看来,很多企业已经具备了跨越国Ⅲ“生死线”的实力。
    记得2006年国Ⅱ标准全面施行时,有55家汽车生产企业因为作壁观望、准备不足而导致上百款车型黯然退出汽车市场。如今国Ⅲ已至,曾经的“前车之鉴”成了“后事之师”。许多生产厂家清醒地认识到,国Ⅲ实施势在必行,技术升级刻不容缓。像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主要乘用车厂商已经提前完成产品排放向国Ⅲ标准的升级工作;上海汇众、南京依维柯等商用车企也都随时迎接国Ⅲ的到来。当然,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我们不愿看到那一幕,国Ⅲ的推行还会将一批老的车型拉下马来。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各大石化、汽车生产企业外,一些润滑油、催化剂等相关商家也为应对和配合国Ⅲ推行,做足了功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