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加快新兴港口建设 推动产业升级

2008-11-5 1: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距离北京280多公里,早在1984年,这里就成立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首批设立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秦皇岛正积极建设一个新兴港口——山海关港,并借此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升级。 
  秦皇岛拥有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不冻港——秦皇岛港,年通过能力2亿多吨,是世界大港之一。但近些年来,这个港口已经不能满足秦皇岛经济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新港口建设提上了日程。2000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对山海关地区进行考察、制定发展规划。新港口选址在连接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山海关。秦皇岛新港建设分为三期,首期包括两个3.5万吨的泊位,后期还将建设5万吨、10万吨泊位,未来这里将成为临港加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英杰先生介绍说,目前,新港招商情况良好:“现在这个港口正在建设当中,已经有一批企业到秦皇岛开发区来落户,就是因为具备了这个发展条件,所以我们的一些重型装备制造啊,临港的一些大的加工产业企业,都纷纷来洽谈。过去的时候,可以说这一类的项目,根本都不可能考虑在这里投资。港口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急速发展。” 
  哈尔滨动力设备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发电企业设备运输的专业物流公司,在中国同类行业中位居前列,2003年他们在秦皇岛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分公司,并参与山海关港建设,获得港口10年使用权。该公司副总经理于少童先生说,发电设备单件物体体积庞大,他们曾经运输过的一个发电机零部件直径就达十米,长度超过30米,最重的设备单体就达到300多吨。山海关港口起重吨位达到1200吨,良好的基础设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于先生说:“我们企业对港口有特性要求,起重单机吨位要大,平常的港口起重吨位一般在20吨左右,而我们的零部件大多在三四十吨,乃至更高。一般商业港口提供的设施不符合我们的需求。秦皇岛(山海关)港口的好处就是起重吨位大。” 
  于少童认为,山海关港的地缘优势、水陆便捷的运输条件都是他们这种大型装备物流企业最看重的,未来10年,公司面临绝佳发展机遇。 
  目前,已有多家发电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企业在这里落户,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山海关港的建设还促进了粮油食品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型粮油企业来说,运输成本在企业运行成本中占据很大比重。工厂所在区域是否具备完善水、陆交通设施,是企业最关心的。山海关港不仅临海,同时还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企业在这里设厂,能大大减少运输环节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山海关港的建设过程中,当地大力改造原有陆路交通设施,扩大铁路的运输能力,为企业提供便利。 
  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大豆油及其它大豆深加工产品,供应中国内地及周边国际市场。该公司储运部负责人李彦康先生告诉记者,工厂设在山海关港附近,便利了原料和成品运输,大大节约了成本:“每年消耗的原材料大概得50万吨左右,成品30万吨。粮食运输如果采用汽车,成本太高。我们的原材料主要都是东北的,现在通过铁路运输。从东北运输到山海关车站,每吨成本大概一百元左右,然后再通过专线铁路运输到厂房。产品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出口是集装箱,海运,运输方便。” 
  迄今,已经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粮油企业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截至去年上半年,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多亿元人民币,这里已经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对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他们的目标更为远大,希望山海关港能够带动秦皇岛和周边城市,乃至东北省份经济发展。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英杰说:“因为山海关这里正好是东北、华北的交界地,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应该是物流的一个集散地区,这个山海关港建设起来,应该说对周边区域整体上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