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公司到钢铁集团的变革

2008-11-25 10: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时的省冶金局于1980年3月15日向河北省人民政府提出改革冶金工业管理体制,把全省38家全民所有制冶金企业联合起组建成立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以冶金工业总公司为单位代表省属冶金企业对省政府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建议。省政府随即于1980年3月19日向国务院上报了 《关于河北省冶金工业局试行利润包干办法的请示报告》,并称“我们研究了我省冶金工业局的挖、革、改方案。认为利润包干的办法是比较好的,主要表现是底数清楚、路子对头、措施具体、效果显著”。“这个办法的主要精神是:按照利润增长部分国家所得不少于百分之六十的原则,包干上缴,一定五年不变。以1979年实际上缴利润为基数,包干上缴利润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一,五年累计包干上缴六亿二千元”。1980年5月31日,由国务院交财政部和国家经委办理并发文到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按河北省财政局和冶金局拟定的 《河北省冶金工业局利润包干试行办法》试行。并称 “因固定一年为基数计算增长利润包干上交的办法同财政计划管理有矛盾,所以这个办法只在冶金局直属企业中试点,不宜再扩大试点范围。在试行过程中请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并告诉我们”。当时纳入省属冶金企事业单位名单共38家。随即于1980年6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河北省冶金工业局利润包干试行办法,同时批准在河北省冶金局的基础上成立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省政府文件中规定 “在省冶金工业局的基础上成立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对外两个名称,对内一个机构。冶金工业总公司属于企业性质,人员列入企业编制,所需经营管理费用,从省冶金局利润包干畄成中开发。公司的机构,要本着精简、提高工作效率、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原则设置”。这就是河北省冶金工业管理体制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重大改革。以此成为在全国最早改革省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第一批直接列为国家试点单位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省级工业公司。1980年国务院颁发了 《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又进一步促进了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的发展。这是新中国建国30年后的第一年,也是河北冶金工业从建国以来最幸运的时刻和最重大的事件,这也是河北省冶金工业在以后30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崛起为钢铁强省的新时代的开端。
    从1979~1988年,这一阶段是河北冶金工业的计划经济逐步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成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显著特点是改革。在管理体制上,改革省级工业行政管理,于1980年成立河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率先实行以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为承包单位的省直属冶金企业的利润递增上交包干总承包;同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产品价格、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 “双轨”体制,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由拨款转为银行贷款,把投资主体从国家转到企业身上,逐步把企业向市场推进。
    河北省冶金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过去国家长期对企业 “统收统支”、企业吃国家财政 “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开创了一条企业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冶金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这种改革冒险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十分可贵的,而其源源不断的动力所激发的创造力也是巨大的。
    1981年9月,原国家经委、原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下发了 《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全国推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河北冶金工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持续发展。
    从1980~1984年底河北冶金工业试行第一轮利润总承包,不仅一举使总承包之前的11家亏损企业扭亏为盈,而且在五年利润总承包中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1.38亿元,上缴利润6.42亿元,上缴利税比承包前五年增长了3倍,上缴省财政利润平均以23.80%的幅度增长;省属冶金企业实现了利税由1979年的1.52亿元提高到1984年的4.76亿元,增长2.13倍;实现利润由1979年的8834万元提高到3.47亿元,增长2.93倍。同时,除国家统一安排的重大技改项目和节能技术措施补助资金4000万元外,没有再向国家要投资和行政事业经费。相反,5年中,利用包干留成资金5.19亿元,投入技术改造项目273项,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创利税8676万元,并提前两年完成 “六五”计划主要指标。
    改革开放的1984年8月河北省冶金工业厅确定邯钢、石钢、石焦、衡管、宣机、邢机、石人沟铁矿、马耐等9家企业为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1985年,正当河北冶金工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第一轮利润总承包结束并取得明显成效时,由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员更替,新上任领导抓工作指导思想和思路与前任领导不同,一是从1985~1986两年间,中断了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的运作,直接导致这两年内省属冶金企业未能向省政府进行利润总承包;二是逼迫省冶金工业厅把省属冶金企业下放到各当地市管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